一、背部的三金穴(金斗、金吉、金陵)针刺放血:
三金穴的位置:后背的第三、四、五脊椎旁开三寸处,自上而下分别是金斗、金吉、金陵三穴,两边对称共六个穴(见下图)。
主治:膝盖痛及脚痛,左边痛取左穴,右边痛取右穴。该穴组相当于膀胱经之魄户、膏肓、神堂穴,点刺出血少许,治疗膝关节疼痛,有立竿见影之效。
施术方法: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用无痛感的,糖尿病人取血用的取血针点出血,然后用拔罐器抽出点血即可)。如年老体弱气血不足不宜放血的,可在三金穴处刮痧,可刮出许多红黑色成串状瘀包点。以上方法每周可施术两次。如配合针刺肩中穴效果极佳。
注意:三金穴只放血。
二、针刺肩中穴:72绝针之一。
肩中穴的位置:手臂下垂,自肩骨正中向下二寸半处是穴。(见上图)。
主治:膝盖关节炎(特效)、膝盖扭伤(特效)、皮肤病(颈项皮肤病有特效)、小儿麻痹、半身不遂、心悸亢进、肩痛、五十肩、腰痛、流鼻血、血管硬化。
施术方法:刺针五分到一寸(左病右取),也可刮痧结合点刺出血及拔罐。如肩中穴与三金穴或与手部的一起施治治疗膝痛效果极佳。
三、针刺或按揉手背部的(见上图):手背部的穴位是左病右取。
施术方法:⑴针刺1—3分深,留针15分钟或点刺出血。针刺每周3-4次,点刺出血每周2次。⑵五根木牙签捆绑在一起,剪平尖端,在相关穴位上点刺2-3分钟以上。用木牙签点刺或按揉每天至少两次。
1、按揉或针刺胆穴和心膝穴:
胆穴和心膝穴的位置:胆1、2穴位于中指背第一节中央两侧的中点。心膝1、2穴位于中指背第二节中央两侧的中点。
胆穴主治:小儿夜哭(胆虚故也)腹胀、腿酸胀、小腿神经痛等。胆一穴治疗腿胀痛针下立愈。依据“心与胆通”的理论,同时针刺胆穴和心膝穴能够舒发胆气下行,一方面可舒肝利胆、行气解郁、治疗胆胃不和所致诸病,一方面可有效的治疗膝关节疼痛,疗效确凿。
心膝穴主治:膝盖痛、肩脾痛、颈项痛、小腿胀痛及酸痛。本穴治疗脊椎疼痛及膝关节炎,临床运用效果极佳。——虚寒性骨痛(解语石)
胆穴和心膝穴的施术方法:针刺由内向外斜刺二~三分。
如配膻中穴(可点压)治疗膝无力特效。配肩中穴治膝盖痛效果更佳。
2、按揉或针刺灵骨穴与大白穴:
灵骨穴的位置(七十二绝针之一):在手背虎口、拇指与食指叉骨间,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接合处。距合谷及大白穴均一寸。
主治:心、胃、肺、肾、妇科、五官科、半身不遂、癌症等多方面种疾病,坐骨神经痛、头痛、偏头痛、腰痛、背痛、脚痛、经痛等多种痛症及一切久病、怪病。
施术方法:三棱针点刺出血或用针往小鱼际方向斜刺或直刺1寸。
大白穴的位置:手握拳,拇指与食指间横纹尽头向外一寸是穴(大白穴与大肠经的三间穴相符)。
主治:头痛、偏头痛、肺癌、肺炎、肺气肿、肺积水、坐骨神经痛、腰背痛等。
施术方法:三棱针刺出血或用针直刺3-5分。
灵骨穴与大白穴如配合肩中或心膝穴,治疗膝痛可针到痛止。
注:中指的膝灵穴与小指的火膝穴(见上图)都治疗膝痛,可作为辅助穴位随时按揉。
四、按揉刺激手掌部的7个(见上图):
施术方法:用木牙签点刺:每穴点刺2-3分钟以上。转揉刺激:用手指先点压住穴位,每穴点顺时针转揉36次(或9的倍数),再逆时针转揉24次(或6的倍数),然后用力点压3次。此方法每天至少操作两次,一定要有酸麻胀痛感。
注意:手部穴位都是左病右取。
1、中间穴:食指掌面第一节正中央。主治:疝气、心悸、胸部发闷、膝盖痛、头晕、眼花、眼睛酸痛、背痛。
2、下间穴:食指第二节正中央处是穴。主治:心悸、疝气、背痛、头晕、膝盖痛、两眼发酸。
3、大间穴: 食指第一节正中央挠侧(向大指一侧)三分处是穴。主治:心悸,心脏性喘息、心内膜炎、疝气特效、扁桃腺炎、腹胀气、膝盖痛、眼痛、三叉神经、小儿气喘、疳积。
4、小间穴:大间穴上二分半处。主治:支气管喘息,吐黄痰、胸闷、心悸、膝盖痛、小肠胀气、疝气(特效)、角膜炎、扁桃腺炎。小儿气喘、疳积、肠炎(特效)
5、侧间穴:大间穴下二分半处。主治:支气管扩张、支气管炎、吐黄痰、喉炙脔、角膜炎、麦粒肿、心悸、胸闷、膝盖痛、腹胀气、小儿气喘、疳积、扁桃腺炎、肠炎(特效)。
6、重子穴:拇指掌骨与食指掌骨之间,虎口下一寸处穴。
主治:背痛、胸痛、肺炎、肺癌、肺气肿、感冒、咳嗽、气喘、心悸、膝盖痛、退烧、喉炎。特效:小儿疾患,三棱针刺出血(特效)。
7、重仙穴:手掌向上,当大指骨与食指骨之间骨缝下是穴,重子穴下一寸处穴。与手背灵骨穴相通。
主治:背痛、胸痛、肺炎、肺癌、肺气肿、感冒、咳嗽、气喘、心悸、膝盖痛、退烧、喉炎。
特效主治:治疗背痛、胸痛。配穴:重子穴配重仙穴治疗背痛、胸痛(特效)。
说明:以上7个穴位只要认真点揉可有效的治疗膝关节疼痛。
五、膝眼点压法:用双手中指点压两个膝眼(除骨裂或水肿外,患侧健侧都要点压)。
施术方法:用双手中指按住膝眼,先吸足一口气,然后随慢慢吐气、随着按压膝眼、压力也随着加大,呼气毕随吸气手指慢慢抬起。如此反复36次。每天操作3次。
六、膝部九宫按摩法:以膝盖为中心(膝盖的中心为五宫),相距2寸半左右进行米字型按揉(用拇指、食指、梅花指均可,能用上力就行),按摩顺序:上、下、左、右、左上、右下、再右上、左下、最后把手掌搓热按摩五宫。按摩方法:顺转36次逆转24次(或9与6的倍数),转揉完每个点之后都要点压2-3次。此方法可较快的打通膝部的经络,有效的促进膝部的血液循环、缓解膝部的疼痛。
按摩膝部九宫,治疗与缓解膝部疼痛的机理:按摩九宫时揉动了“脾经”的阴陵泉及血海穴;“胃经”的梁丘、犊鼻、足三里穴;“胆经”的膝阳关、阳陵泉穴;“肝经”的膝关、曲泉穴;“膀胱经”的委中、委阳;“经外” 鹤顶、内膝眼等。这些穴位打通了膝部、腿部的多条经络,依据“通则不痛”的理论,膝部九宫按摩法可有效的防治膝部关节及腿部的疼痛。膝部九宫按摩法要求每天做2-3回。
七、膏药敷贴法:
1、取九宫按摩法的九个穴点,加上委中穴与内关穴,共11个点。
2、用舒筋活血透气性好的膏药(如麝香壮骨膏),剪成2.5厘米左右见方的方块,贴到上述的穴点上(膝盖中央可稍大),只要皮肤不过敏,贴2-3天取下,间隔一天再贴,如感到舒适,要坚持贴10几天,一般膝盖疼痛必有好转。注意:可加上热敷。
八、对应部位(痛点、穴位、反射区)治病法:
理论依据:根据《黄帝内经》中“左病取右,右病取左,上病取下,下病取上”的治疗原则,人体各部位就有了无数的对应部位。如左手背与右脚背、右手背对应,左手腕与右脚踝、右手腕对应,右膝盖与左胳膊肘、左膝盖对应,左上肢与右下肢、右上肢对应,左小臂与右小腿、右小臂对应---以此类推。
1、点压对应部位痛点:如右膝盖痛,在左胳膊肘附近(肘部内、外、上、下、左、右)找敏感的痛点,按住后配合呼吸(呼气时点压,吸气时抬起)用力点压(用手或小按摩棒点压)2-3分钟以上,每日2-3次(如2、3、4个痛点,要分别点压,不要磨破皮肤)。点压痛点后,用搓热的手掌扣住肘尖(肘的中心)顺转36次逆转24次最后再用力点压3-3次。
2、肘部治疗膝痛的心门穴:手抚胸取穴,在尺骨莺嘴突起内侧陷处,距肘尖一寸五分是穴或距手腕横纹上9寸、小肠经小海穴附近。
主治:本穴除治疗心悸、胸闷、心脏病、呕吐外,还治疗大腿内侧及腹股沟疼痛、坐骨神经痛、尾骶骨痛、膝盖痛(内侧尤效)。
施术:针刺三分至五分或点刺出穴,也可按揉。注意:左膝盖痛针刺右肘的心门穴。本穴不宜双手同时用穴,取穴时需抚胸取穴为准。
九、其他疗法:
1、手、足、耳疗法(见上面的“手掌骨全息图”,“足外侧反射区图”“耳图”):只要膝盖痛在相应的手、足、耳反射区附近必有痛点。可随时按揉手背第二掌骨反射区腿穴与足穴之间的“膝穴”,耳尖直下约0.5寸的“膝”反射点,足外踝下约2寸的“膝关节反射区”。可以分别点压或按揉2-3分钟以上,每天3次。注意:手区是左病右取,足区是取同侧,耳区是取双侧、分别点压。2、放血疗法:以膝盖中点为中心的九宫穴位加上委中穴的10个穴点可分5次针刺放血(根据身体状况,隔3-4天放血一次),对治疗膝痛效果明显。3、刮痧、艾灸:除水肿、骨裂、外伤之外,可在膝盖处刮痧、艾灸。4、象数疗法:默念00100.00700(乾卦与艮卦),可治疗两膝痛与两腿痛。
说明:1、上述各种方法可任选几种交替试用。只要坚持治疗必有良好的效果。2、注意膝部保暖,要坚持走步(最好是走九宫步)。3、每天用温热水烫手两次,每次5分钟以上。晚上温热水烫脚搓涌泉穴及足的膝关节反射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联系QQ948744751 或请发送邮件至 94874475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