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针灸治疗

中医针灸疗法有哪些(中医针灸疗法)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两种治疗方法的合称,又叫“针灸疗法”。

针法(针刺、刺法)是用金属制的针刺激人体上一 定的体表部位,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古代有“*九针”,现代常用的主要有毫针、三棱针、皮内针、梅花针等。

 

火针(蟠针、婷针、烧针)更一种特殊的针刺法。其方法是将金属针的尖端烧红后,迅速刺至人体一定部位的皮下组织,并迅速拔出。这种方法多用于治疗外科某些疾病及风湿性关节炎。

 

(ruo 若) 又音r,热,同“藏”。原作烧的意思,在古医书中指用火针(烧针)温针或砭石加热以刺激体表局部的疗法。

 

(bian边)(砭、石针) 是我国石器时代产生和 应用的一种最古的医疗工具。开始是人们为了解除疾病痛苦,用普通石块在患病局部进行撞击。随着石器时代工具的产生,出现了医疗专用的石制工具即砭石,并更广泛地用于 切脓包和刺破皮下血管放血等用途。这种治疗工具一直到后来出现金属制的医用针和手术刀之后的很长历史时期内,仍为民间外科所利用。

 

烙法(针烙、烙) 是火针的一种。其用法有二:1)古代常用这种方法来治疗已经化脓的疮疡,以代替开刀,避免出血,和现代所用的电刀作用相似,2)在一定穴位上进行火针的方法,也叫做“点烙”

 

温针 是在应用针法的同时附加以温热刺激 的 一 种疗法。一般多在针入皮下的毫针柄上,或针体部用艾绒燃烧,使热通过针体传入体内,达到治病目的。

 

电针 是应用毫针刺入人体一定部位后,再在针上通以电流的治疗方法。根据治疗的要求,可以适当地控制刺激的强度、频率等。电针可广泛地适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疾病,并用于手术上的麻醉(即“*电针麻醉”)等方面。

 

针刺麻醉(针麻)针刺麻醉是在我国传统的针刺疗法镇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我国革命医务人员在毛主席光辉哲学思想指引下所取得的一项重大成就。其方法是用毫针刺人选定穴位后,通过手法操作(或代用电流)进行诱导,使病人在清醒的状态下,接受各种手术治疗(包括头颅、颈项、胸腹、四肢等部位手术)。针麻不但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而且在应用上还有它很多的优点。我国医务工作者及科研人员 目前正在深入研究这个课题,以便进一步提高。

 

电针麻醉针刺麻醉方法之一,即用电流代替手法操作使用时比较简便,目前已在各地广泛应用。

指针 医生用手指按压、揉摩或爪切一定部位的皮肤(六位),以代替金属针刺入皮下的一种简便的治疗方法。

 

点刺 针刺手法中的一种,也即速刺法。其法是以左手担紧皮肤,右手持针,用拇、食指握针柄,中指紧贴针尖上部约一分左右处,迅速刺入皮下浅层静脉,立即出针,然后压挤出数滴血液的方法。此法一般多用三棱针,针刺部位以手指或足趾端、耳尖、太阳穴、委中穴等为最常用。

 

丛针将若干枚等长的毫针并列地放在一起,使针尖相齐,称为“丛针”。治疗时,手持针柄将针尖在皮肤表面进行挑拨浅刺。

皮肤针(梅花针、七星针) 其制作一般是用五至七枚缝衣针绑在一起,使针尖平齐,并把它固定在细竹棍的一端。针刺时手持竹棍(针柄),用针尖在一定部位的皮肤上进行叩打.以达到治疗目的。

 

皮内针(皮下埋针) 针刺法的一种。其方法是用长约一寸左右的消毒短毫针或撤针,倾斜刺(横刺)入皮下(针柄外露)后,再以胶布固定,在局部不痛及不影响患者肢体活动的条件下将针在皮下置留一至七天。此法多用于治疗慢性或疼痛性疾病。

 

揿针 是一种形似图钉状的针,针柄扁平状,针体约一至二分长。用时可以将针体撤入皮下。一般多用于皮内针或耳针,供皮下埋藏用。

透针 针法的一种。方法是: 在针刺入某一六位后,斜刺或直刺将针尖刺抵相邻近的穴位或经脉部位。因为是用一针同时穿透二个以上的经脉或穴位,所以又称“透经”或“透穴”这种透针深刺的方法,多用于需要较强刺激的情况。

 

体针泛指一般用来针刺身体各部位经脉、穴位的针刺疗法,是与耳针等相对而言的。

耳针 即耳针疗法用的针,形如毫针而短,长约0.7~1.0毫米,也可用掀针代替。

 

耳针疗法 在耳壳上进行针刺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当人体内脏或躯体有病时,在耳壳上可探索出一定部位的敏感反应点,称作“耳穴”。一般可用特制的““耳针”或短毫针直接针刺耳穴,或通过电流,或在耳穴埋针等方法。适用于全身多种疾病。

 

头针疗法 利用在头部相当大脑皮层功能定位的皮肤投射区进行针刺治疗的方法,采用 10 个刺激区进行针刺,如运动刺激区、感觉刺激区·....·等。多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的某些疾病。

鼻针疗法 取穴均在外鼻部周围。应用毫针斜刺。主要治疗关节炎、神经痛、咳喘等病。

 

水针疗法 这是用装有注射药液或生理溶液(盐 水、糖水)的注射器代替毫针刺入肌肉的治疗方法。注射的部位可以是穴位(即“*六位注射疗法”,也可以是体表病痛的局部。具体方法参见“*穴位注射疗法”条。

 

穴位注射疗法(小剂量穴位注射) 这是利用某些注射药物制剂(包括西药及中草药制剂)在一定穴位上作肌肉注射的治疗方法。注射量为一般肌肉注射量的 1/10~1/2。操作前先进行局部消毒,在针刺入适当深度后,只用小幅度提插,不要捻转,使局部产生“"得气”感觉后,再慢慢将药液注入。

 

九针,指古代医生应用的九种不同形状和用法 的针。其名称是:1)镜(chan )针,2)员针,3) 鍉(di 低)针,)锋针,5)镀(pi披) 针,6)员利针,7)毫针,8)长针,9)大针。见《灵枢·九针十二原篇》。九针主要是用来针刺治病,也有的可以做外利和按靡方面的用途,详见各该条。

镵(chan.蝉)针 古代九针的一种。针的头部膨大而 末端锐利。用于浅刺,治疗热病、皮肤病。

 

员针 古代九针的一种。针体如圆筒状,针尖呈卵圆形多用于按靡穴位以治疗肌肉疾病。

 (di 低)  古代九针的一。针体粗大而针尖饨尖。多用于治疗血脉病及热病。

 

锋针 古代九针的一种。即现代常用的“三校针”。针 体圆,针尖呈三楼状,有刃。主要用于刺破皮下静脉及小血管,治疗痛肿、热病、急性胃肠炎等。

员利针 古代九针的一种。状如马尾,针尖又圆又尖。多用于治疗痛肿、痹病和某些急性病。

 

(pi披) (皱刀、绯针、剑针) 、音义同。古代九针的一种。针的下端如宝剑形,两面有刃。多用于外科,以刺破痛痘,排出脓血。

 

毫针 古代九针的一种。也是现代最常用的针刺工具。用来针刺人体穴位以达到治疗的目的。毫针的长度由 五分(约1.5厘米)至四、五寸(约 13~17 厘米)不等。径度主要有 34 号(直径0.22毫米)、32号(直径 0.25 毫米)30 号(直径0.32毫米)、28号(直径0.38 毫米)和 26 号(直径 0.45 毫米)等。

 

长针 古代九针的一种。针体较长,一般为六至七寸(相当于20~23 厘米)或更长一些。多用于深刺,以治疗慢性风湿病、坐骨神经痛等。

大针 古代九针的一种。针体较粗,针尖微圆。多用于治疗全身水肿及腹中癞痕等病。

 

进针(内针)针刺手法之一,即将毫针刺入体内的方法在操作上一般通过循按经脉、揣按穴位等预备手法,然后将针由浅入深地刺入预定的深度。

捻针(转针) 针刺手法之一,就是将针进行左右反 复捻转的方法。捻针在进针、出针和手法操作方面都可以使用。

 

捣针 针刺手法之一。其方法是在针刺入皮下后,在固定的深度内将针反复上下捣动,但不拔出皮肤外面。

弹针 针刺手法之一。其方法是在刺入体内后用指头轻弹针柄,使针体的下部出现轻度震动。

 

留针 针刺手法之一。即针刺入穴位并在出现针感后,将针放置穴内不动,并使病人保持一定体位,经过一定时间后再拔针的方法。留针时间的长短,可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决定搓针 针刺手法之一。其方法是在针刺入体内后,用右手拇、食指将针向一个方向捻转(如搓线状),此法有加强针感的作用。要注意转针时不要太紧,以防缠着肌肉纤维 产生 剧烈疼痛。

 

摇针 针刺手法之一。其方法是将针刺入体内后,一手固定穴位,一手摇动针体的方法。

循针 刺手法之一,也是针刺前的准备工作。即医生先用手指循按所要针刺的穴位局部及其所属经脉,使气血宣散后再行针刺的方法。

 

退针 针刺手法之一。指针人体内一定的部位后,逐渐由深至浅向外退出针体(以不拔出皮肤外面为度)的方法。

出针(引针、排针、拔针) 就是在针刺完毕后,一手固定穴位,一手持针,用捻转或直接向上提针等手法 将 针 拔 出体外。

 

九刺(九变刺) 古代应用的九种针法。即:1)输刺,2)远道刺,3)经刺,4)络刺,5)分刺,6)大泻刺,7)毛刺,8)巨刺,9)悴刺(见《灵枢·官针篇》)。各见本条。

 

输刺 ①九刺法的一种。指刺四肢部的井、荣、俞、经、合等穴位和背部的脏俞穴(《灵枢·官针篇》)。②十二刺的一种方法。用于治疗气盛而有热的病症。其方法是将针直入直出地进行深刺,取穴宜少(《灵枢·官针篇》)。五刺的一种方法。用于治疗骨痹,刺法是将针直入直出,深入至骨。这是应用于治疗肾病的一种古代针法(《灵枢·官针篇》)。

 

远道刺 九刺法的一种。指身体上部有病时,取下肢部的阳经的俞穴进行治疗(《灵枢·官针篇》)。

经刺 ①当某一经脉有病时,在该经经脉上进行针刺的方法。②九刺法的一种。指针刺与患病局部同一经脉的结聚不通的部位(《灵枢·官针篇》)。

 

络刺 九刺法的一种。指用三棱针刺破皮下小血管放血(《灵·官针篇》)。

分刺,九刺法的一种。指直接针在肌肉的间隙处(《灵枢官针篇》)。

 

大泻刺 九刺法的一种。指利用皱针切开脓疡,排出脓血(《灵枢·官针篇》)。

毛刺 九刺法的一种。指用短的毫针浅刺皮肤(《灵枢·官针篇》)。

 

焠刺 九刺法的一种。也就是“*火针”(《灵枢·官针篇》),可参见该条。

十二刺(十二节刺)是十二种古代针法。即:1)偶刺,2)报刺,3)恢刺,4)齐刺,5)扬刺,6)直针刺,7)输刺,8)短刺,9)浮刺,10)阴刺,11)傍针刺,12)赞刺(《灵枢·官针篇》)。各详本条。

 

报刺 十二刺法的一种。用于治疗没有固定部位的疼痛刺法是找到疼处,即直刺一针,并留针不拔,而以左手循按局部,找到另一个疼处后,先将前针拔出,再在第二个疼处刺针(《灵枢·官针篇》)。

 

偶刺 十二刺法的一种。用于治疗心痹(心胸痛)。方法是在疼痛的前胸和后背相对应的部位用手按住,前后各斜刺一针。但要注意防止直刺和深刺,以免伤及内 脏(《灵枢·官针篇》)。

 

恢刺 十二刺法的一种。用于治疗筋痹(即肌肉痉挛、疼痛等)。刺法是将针直刺在病痛的肌肉一侧,并上下前后左右摇动针体,以促使肌肉弛缓(《灵枢·官针篇》)。

齐刺(三刺) 十二刺法的一种。用于治疗部位较小和较深的寒气。刺法是在患处中央刺一针,两旁刺入二针(《灵枢官针篇》)。

 

扬刺 十二刺法的一种。用于治疗范围较大和病位较浅的寒气。刺法是在患病局部中央刺一针,四围再浅刺四针(《灵枢·官针篇》)。

 

直针刺十二刺法的一种。用于治疗病位较浅的寒气。刺法是提起皮肤,刺入皮下,不用深刺(《灵枢·官针篇》)。

短刺 十二刺法的一种。用于治疗“*骨痹”。刺法是稍摇动地将针刺入,深达骨部,并进行提插手法(《灵枢·官针篇》)三刺 D古代针法的一种。其方法是把针刺入皮下的深度分为三层。即先刺至浅层,再较深刺入,最后刺入更深的部位(见《灵枢·官针篇》,“始刺浅之,以逐邪气而来血气;后刺深之,以致阴气之邪;最后极深刺之,以下谷气”)。@即“齐刺”的别名。参见该条。

 

浮刺 十二刺法的一种。用于治疗寒性的肌肉痉挛。刺法是从患处的侧旁进行浅刺(《灵枢·官针篇》)。

阴刺 十二刺法的一种。用于治疗寒厥。刺法是针刺两侧足内踝后足少阴肾经的太穴(《灵枢·官针篇》)。

 

傍针刺 十二刺法的一种。用于治疗慢性风湿。刺法是在患部直刺和旁刺各一针(《灵枢·官针篇》)。

赞刺 十二刺法的一种。用于治疗痛肿。刺法是在患处将针直入直出,反复多次地浅刺,使惠部出血(《灵枢·官针篇》)。

 

五刺 是适应与五脏有关病变的五种古代针法。即;1)半刺,2)豹文刺,3)关刺,4)合谷刺,5)输刺(《灵枢·官针篇》)。各详本条。

半刺 五刺法的一种。即刺入很浅,并很快拔针,不伤肌肉,如拔毛状。这是古代应用于治肺病的一种针法(《灵枢·官针篇》)。

 

豹文刺 五刺法的一种。即在患病部位的前后左右多处刺破小血管,排出郁血。这是应用于治疗心病的一种古代针法(《灵枢·官针篇》)。

关刺(渊刺、岂刺) 五刺法的一种。用于治疗筋痹。刺法是直接针在四肢关节周围筋肉的附着部,但应防止出血。这是应用于治疗肝病的一种古代针法(《灵枢·官针篇》)。

 

渊刺 即“关刺”的别名(据《灵枢·官针篇》)或“*合谷刺的别名(据《甲乙经》卷五),参见该条。

岂刺 即“关刺”的别名(据《灵枢·官针篇》),或“合谷刺”的别名(据《甲乙经》卷五),参见该条。

 

合谷刺 五刺法的一种。用于治疗“*肌痹”。刺法是在患病局部向左、右两侧外方斜刺,直接针在肌肉部分,好象鸡爪的形状。这是应用于脾病的一种古代针法(《灵枢·官针篇》)。

以左治右,以右治左 是针灸治疗的一种方法。当身体一侧(左或右侧)有病痛时,针灸另一侧(右或左侧)的穴位进行治疗。又可分为“*缪刺”法和“*巨刺”法二种。各详本条。

 

缪刺 古代刺法名词。是在身体一侧(左或右侧)有病时针刺对侧(右或左侧) 穴位的一种方法。主要应用于:1)虽有身体外形疼痛的症状,但脉象(九候)正常的(见《素问·调经论》);2)络脉有病的(见《素问·缪刺论》)。

 

巨刺 古代刺法名词。是在身体一侧(左或右侧)有病时,针刺对侧(右或左侧)穴位的一种方法。主要应用于:1)身体一侧疼痛,而对侧的脉象出现异常的(见《素问·调经论》);2)经脉有病的(见《素问·缪刺论》)。

 

禁刺(刺禁)即针法的禁忌事项。其中包括:禁针部位(如内脏部位的深刺、毕妇的腹部、婴幼儿囱门部、禁针穴位等)、酒醉、过饥、过饱、过度疲倦、情绪的激烈变化(大怒、大惊、大恐),以及房事以后等,都不可立刻进行针刺,以免出现晕针和其它异常反应。

 

循经取穴 全身经脉在体表的循行均有一定的 路线,在针灸治疗时可以在与患病局部相同的经脉上,选用远隔患部的穴位。这种取穴的方法即循经取穴。

晕针 针法操作时的异常反应。即在针刺过程中病人出现头晕、恶心、胸闷、面色苍白,甚至四肢发凉、出冷汗、血压下降和昏厥等休克或虚脱现象。多因对初次针治的病人用过强的手法,或病人精神过度紧张、疲劳、饥饿、体弱等原因而引起。处理方法应将针拔出,使患者平卧,在清醒状态下可饮以热水,配合针刺人中、中冲等穴即可缓解。

 

折针 针法操作时的异常情况。指毫针刺入体内的部分在皮下折断。多因用针有损伤、剥蚀等缺损,和患者体位的较大移动有关。处理方法要沉着细心,让病人保持原来体位,尽量用镊子夹出折针断端。必要时以手术取出。

 

滞针 针法操作时出现的异常反应。即将毫针刺入体内后,出现不能捻转、提插或手法操作困难等现象。多因病人精神紧张引起肌肉痉挛或捻转手法幅度太大,肌 纤维缠绕针尖所致。处理方法首先要解除病人顾虑,然后在滞针部位的周围轻度按摩,并将针轻轻提插,或在附近再刺一针,使局部肌肉松弛,再将针拔出。

 

弯针 针法操作时的异常情况。即针入体内后,针体产生弯曲的现象。多由于外界刺激使病人肌肉突然收缩或移动体位,或手法操作不熟练等原因引起。处理方法应先轻轻 地 挪动,恢复原来体位,根据针的弯曲角度和方向,顺势将针徐徐拔出,切勿用力猛拔或捻转,以防折针。

 

调气针法名词,见《灵枢·官能篇》。应用针刺的补泻方法,可以调节人体阴阳,改善人体的机能。也就是通过针刺以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纠正体内各种组织和内脏的病理状态针刺的这种治疗作用,称为调气。如《灵枢·终始篇》:“凡刺之道,气调而止。”调气治病的道理和经络系统有关,也是主要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完成的。

 

得气 针法名词,语出《素问·离合真邪论》(《灵枢·九针十二原篇》称“气至”,义同),即针感(或针响)。在针刺穴位后,经过手法操作或较长时间的留针,使病人出现痿、麻、胀重等感觉;行针者则觉得针下沉紧,称为得气。这种针感产生的程度及其持续时间的长短,往往和疗效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与镇痛效果的好坏有关。得气与否也是针刺麻醉成功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导气针法名词,语出《灵枢·邪客篇》。是促使针刺“*得气”的一种手段。得气所出现的感觉之有无(也就是气至与否),一般多通过各种针刺的手法操作(控制一定的刺激强度等因素)而产生。如《灵枢·九针十二原篇》:“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

 

候气 针法名词,语出《素问·离合真邪论》。就是在针入穴位后用较长时间的留针来促使“* 气至”的一种方法,属于针法中补法的一种。此法多用于身体虚弱、不适宜接受较强刺激手法的病人。

 

补泻 补和泻是治疗上的两个重要原则。“补”,主要用于治疗虚证。“泻”,主要用于治疗实证。在针灸疗法中的补泻主要是通过应用不同手法以产生不同刺激强度 与 特 点 而取得的。古代应用的针法补泻种类很多,主要有“*迎随补泻”、“*提插补泻”“*疾徐补泻”“"捻转补泻”等,参见各条。

 

大泻 针刺手法中泻法的一种。即针刺入穴位后用一手紧按并固定针刺部周围的皮肤,另一手持针柄向左右 前 后大幅度地摇动,使针孔开大的一种方法。

开阖补泻古代针刺手法的一种。主要是在出针后用手揉按针孔,使针孔闭塞,称作“阖”,也就是补法;如在出针时摇大针孔,不加揉按时,称作“开”,也就是泻法。

 

迎随补泻(针头补泻、针芒补泻)古代针 刺手法的一种。即针刺时使针尖顺着经脉循行方向(即手三阴经从胸部至手部,手三阳经从手部至头部,足三阳经从头部至足部,足三阴经从足部至胸部)进针和操作的叫做“随”,也就是补法;凡针刺时使针尖逆着经脉循行方向进针和操作的叫 做“迎”,也就是泻法。

 

呼吸补泻 古代针刺手法的一种。D指在患者吸 气 时进针,呼气时出针作为泻法;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作为补法2在针刺得气后进行捻转手法,再停针吸气为补法; 如果在停针时呼气为泻法。

疾徐补泻 古代针刺手法的一种。即缓慢进针、疾速出针为补法;疾速进针、缓缓出针为泻法。

 

提插补泻 古代针刺手法的一种,旧称“天、人、地三才补泻”,或“三才补泻”。这两个别名都是封建名词,所以不应再保留它。本法一般是对任何一个穴位的预定刺入深度 分 为三等分。补法是分三次按照浅、中、深的顺序进针,而出针时则一次退出;泻法是直接针入预定的深度,然后按照深、中、浅的顺序出针。

 

捻转补泻 针刺手法的一种。具体的操作有向单一方向捻转的,也有向左右捻转的。现在一般多以捻针的强 度 为准,即在进针和出针时强度捻转的为泻法,轻微捻转的为补法。

 

烧山火 古代针刺手法的一种。用于治疗寒证,属于补法中一种。其操作方法是:让病人呼气,随即迅速将 针 刺入皮下浅层,并重按穴位周围皮肤,强度捻转多次,稍行进针,作同样捻转,一直刺入到一定的深度,再同样捻转。在病人感觉局部或全身有温热感后,将针缓缓地捻转退出。此外,也有用其他手法和不配合呼气的,但总的要求是以病人出现热感为原则。

 

透天凉 古代针刺手法的一种。用于治疗热证,属于泻法中的一种。其操作方法是:让病人吸气,随着吸气将针慢慢地刺入到预定的深度,然后按压穴位周围皮肤,用手多次轻捻针柄,如局部或全身觉有凉意,就迅速向上稍行提针,再作同样捻转,再迅速稍行提针和捻转后急速将针拔出。此外,也有用其他手法和不配合吸气的,但总的要求是以病人出现凉 感 为原则。

 

子午流注 是针灸取穴的一种古代学说。以十二经中的“五俞”穴(共 66 个穴位)为基础,配合日、时的天干、地支变易,推算经脉气血盛衰开阖情况,决定出某天、某时用什么穴位。所用的穴位在临床上虽有一定效果,从总的方面说,其中包含有形而上学的内容,且又采取机械的治疗公式,因而必须用批判的态度予以对待。

 

灵龟飞腾 (“灵龟八法”“飞腾八法”) 古代针灸取穴的一种学说。以奇经八脉中的八个穴位配合不同日、时的干支来推算出在某一天某一个时间应用那个穴位(每次针取主穴配穴各一个)的方法。这种方法在临床应用上虽也可取得一定效果,但从总的方面说,其中包含形而上学的内容,且又采取机械的治疗公式,故必须用批判的态度予以对待在。

 

灸法 是点燃由艾叶等药物制成的艾或艾 卷,刺激人体上一定的体表部位,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

艾绒 施灸时所用的主要材料。系将干燥的艾叶(即菊科植物艾蒿的叶)磨碎,去其杂质,制成纤维状的物质。根据加工的程度,艾绒有粗细之分。细艾绒的纤维短,杂质少,可塑性大,可制成较小的艾,多用于直接灸法;粗艾绒的纤维长,杂质稍多,制成的艾炷较大(一般如半枣核大),多 用于间接灸法。

 

艾炷是用艾绒制成供灸法应用的一种材料。形 状多为圆锥形,又有大、小之分,小艾如大米粒大,多以细艾绒用手指捏成,均用于直接灸法(直接放在皮肤上点燃);大艾以粗艾绒用手或以金属制的艾模加压制成,可 用于直接灸或间接灸法。

 

艾炷灸灸法的一种。是用“*艾”放在体表的穴位或一定部位上点燃,借以达到治疗的目的。又有直接灸和间接灸二种方法。

壮数 即每次施灸所点燃的艾数。不论用直接灸法或间接灸法,凡施灸时点燃一个艾炷,叫做一壮。

 

直接灸 即将艾直接放在穴位皮肤 上燃 烧 的一种方法。根据刺激量的大小和瘫痕形成与否分有癫痕灸和无瘀痕灸二种。

 

间接灸 施用灸法时,将艾炫隔着姜片(隔 姜 灸)、片(隔蒜灸)、食盐末(隔盐灸)或在药品制成的薄饼(附饼灸、鼓饼灸、椒饼灸等)上施灸,而不直接将艾炫放在皮肤上,这种方法叫间接灸。

 

癫痕灸(化脓灸) 艾灸的一种方法。将小艾炫直接放在穴位(或一定的体表部位)上燃烧,灸后局部贴以膏药,促使局部化脓,产生水泡,最后结痴,形成癫痕。这种灸法的缺点是病人的痛苦较大,现在临床上应用较少。

 

无癫痕灸,灸法的一种。将艾炫直接或间接(以姜片、蒜片等) 放在穴位皮肤上燃烧,每次均予以一定程度的刺激,不使其局部形成水泡、化脓及癫痕。

 

隔姜灸 灸法的一种。方法是:用生姜切成一分厚的片,放在施灸的穴位上,再将艾放在姜片上燃烧灼灸。

隔蒜灸 灸法的一种。其方法是:用大蒜切成一分 厚 的片,放在施灸的穴位上,再将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

 

隔盐灸 灸法的一种。其方法是:用食盐将脐窝填平,盐上放较大艾点燃,待患者感到灼痛再更换艾。可治疗腹痛、吐泻、虚脱等症。

隔饼灸 间接灸的一种。用辛温或芳香类的药物制成饼状,放在施灸部位上,再在饼上点燃艾炷。常用的有附饼灸、椒饼灸及或饼灸等种类。

 

椒饼灸 用白胡椒末加面粉和水,制成薄饼。饼的中心放置丁桂散药末(丁香、肉桂)少许,在上面用艾炷施灸。多用于慢性风湿性关节炎。

 

鼓饼灸 用黄酒将淡豆或未调和,制成厚约二分的圆饼上置艾炫施灸。多用于痛疽发背,溃后久不收口,疮色黑暗。此法可促使疮口愈合。

附饼灸 用生附子细末加水制成薄饼状,上置艾炫施灸多用于慢性疮疡人不收口,仅流水而无脓者。

 

艾卷(艾条)用粗制艾绒卷成圆柱状,长 20 公分,直径1,2公分,是灸法中常用的一种材料。每支艾卷重约10克,可燃烧1小时左右。此外,也有在艾卷中掺和某些药品的,叫“"药物艾卷”,可参见该条。

 

药物艾卷指用艾绒掺和一定的药物粉末卷制而成的艾卷。直径约 1公分左右。古代有两种药物配方,制成的药物艾卷一名“太乙神针”(是用人参、参三七、肉桂、乳香、没药、麝香等十六种药物的配方); 一名“雷火神针”(是用沉香、木香、乳香、麝香等七种药物的配方)。治疗时点燃其一端,间隔数层布,按置在穴位上,常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等病。虽有一定疗效,但所用药品价格较贵,特别是其名称具有迷信色彩,故必须废除旧名,重新审定原处方的实际价值,制出新的简、便、验、廉的药物艾卷。

 

回旋灸 艾卷灸法的一种。指将艾卷点燃的一端在施灸的皮肤上进行前、后、左、右的回旋移动,而不是将艾卷固定于穴位上。

温和灸艾卷灸法的一种。将艾卷的一端点燃,靠近穴位,并保持一定距离,使患者感觉热度适中,以不过分灼热为度。这种灸法一般需保持十至十五分钟。

 

天灸(自灸、冷灸) 方法是把毛赏等植物(如毛赏、石龙芮、铁线莲、铁脚威灵仙等)的新鲜全草捣成糊状,放入直径约4 厘米的酒杯内,平杯口为度,不要压紧,然后贴附在一定穴位上固定约一小时左右,病人觉局部有烧灼或痛痒感时 即 应取下,此时皮肤上可产生大的深黄色水泡。然后用消毒镊子将水泡挑破,局部敷以消毒敷料以保护创面(但不要用凡士林纱布处理)。此法多用于治疗疟疾、哮喘、关节炎等病。

 

拔火罐(拔罐疗法) 应用竹筒、陶瓷或玻璃制 成的小或宽口瓶作为火罐。拔罐时,先将点燃的酒精棉球或纸条在火罐内晃动片刻后,趁热将罐倒扣在一定的体表部位上,使罐口与皮肤密切接触,由于冷却后火罐内空气减少,产生负压,紧密吸着在皮肤表面,引起局部充血或瘀血,因而能达到治疗的目的。一般应用于腰痛、胸胁痛、头痛、关节炎和哮喘等多种疾病。

 

药罐 拔罐疗法的一种。即将竹罐放在预先配制好的中药煎剂中,煮沸后取出,候稍凉再进行拔罐的方法。

推罐(走罐) 拔罐疗法的一种。多用于腰背部。要选用罐口光滑的罐,将局部皮肤涂少许油脂,于拔上火罐后在皮肤上平行地上下左右移动几次。

 

闪罐 拔罐疗法的一种。即将棉花棒 蘸 95% 酒精点燃在罐内绕一周后抽出,立即将罐按在拔罐的部位上,再马上拔下,再吸再拔,反复多次。直到局部皮肤充血为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联系QQ948744751 或请发送邮件至 94874475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gtzz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