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19年6月8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以下简称遗产日)。今年遗产日非遗活动主题为“非遗保护,中国实践”,口号是“在生活中弘扬,在实践中创新”“传承文化根脉,共筑民族未来”“非遗保护,你我同行”。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中国批准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成为缔约国15周年,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我们再来重温2010年11月16日在内罗毕审议通过的中国申报项目“中医针灸”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针灸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初它只作为一种医疗手段,后来逐渐发展为一门学科。针灸学就是整理研究针灸医疗技术及其临床应用规律和基础理论的科学。针灸疗法是祖国医学遗产的一部分,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民族医疗方法。千百年来,对保卫健康,繁衍民族,有过卓越的贡献,直到如今,仍然担当着这个任务,为广大群众所信赖。
针灸具有悠久的历史。古书上曾多次提到针刺的原始工具是石针,称为砭石。这种砭石大约出现于距今8000至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到了春秋时期,医学摆脱了巫的束缚,有了专业医生。战国至西汉时期,随着炼铁技术的进步,金属针逐渐得到了推广。金属针逐渐代替了砭石,从而扩大了针刺的实用范围,加快了针灸的发展进程。东汉、三国时期,出现了许多擅长针灸的医学家,其中,皇甫谧所著《针灸甲乙经》,成为一部具有完整体系的针灸专著。两晋、南北朝时期,针灸专著明显增多。这一时期,针灸传到了朝鲜、日本等国。隋唐时期,针灸发展成为一个专门学科,当时的医学教育机构太医署里设有针灸专业。随后,针灸学术不断向纵深发展。16世纪,针灸开始被介绍到欧洲。但是到了清代,医者重药轻针,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针灸学的发展。
针灸鼻祖 ——皇甫谧
新中国成立以后,针灸得到了大发展。2000多所中医医院都设有针灸科;针灸的科学研究已经涉及机体的各个系统和临床各科;对针灸的调整作用、镇痛作用、增强免疫力作用,以及经络现象,经穴与脏腑相关等问题的研究,取得了大量有价值的科学实验资料。针灸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形成了由十四经脉、奇经八脉、十五别络、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以及孙络、浮络等组成的经络理论,以及361个腧穴以及经外奇穴等腧穴与腧穴主病的知识,发现了人体特定部位之间特定联系的规律,创造了经络学说,并由此产生了一套治疗疾病的方法体系。
1980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43种推荐针灸治疗的适应病症。1987年,世界针灸联合会在北京正式成立,针灸作为世界通行医学的地位在世界医林中得以确立。2010年9月12日在广东举办的国家中医药发展论坛“珠江论坛”上,卫生部将“中医针灸”申请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11月16日在内罗毕审议通过 “中医针灸”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随着国家对中医中药的重视,随着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不断努力,随着越来越多的患者因中医和针灸治疗而获益,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的针灸必将焕发出勃勃生机,因简、便、验、廉的特点惠及更多民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联系QQ948744751 或请发送邮件至 94874475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