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男24岁,患者右腰骶部疼痛3年,加剧3个月,伴右下肢疼痛,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刻见:口干,背脊怕冷,右腰骶部、右下肢疼痛,弯腰、行走受限,眠差,夜尿频数,胃纳、大便尚可,舌质黯苔薄黄,脉沉细紧。中医诊断:大偻(肾阳不足,寒湿不化),治以温阳散寒,化气行水。方选附子汤加减:熟附子12g,党参12g,黄芪30g,白术15g,桂枝12g,猪苓15g,茯苓15g,泽泻12g,芍药12g,杜仲15g,独活12g,补骨脂12g,延胡索12g,细辛5g,炙麻黄6g,防风6g,薏苡仁30g,怀牛膝15g,炙甘草9g。
患者二诊时诉服药后大便如水泻样,每日3次,症状未见好转,舌质淡,苔薄黄,脉沉细紧。守上方,改生白术、生薏仁为炒白术、熟苡仁,加怀山药以益气健脾。
三诊时已无大便溏泻,口干及背脊怕冷较前缓解,舌质黯淡,苔薄白,脉沉细紧。守上方去炙麻黄、细辛,加蚕茧15g、荔枝核30g、首乌藤30g、灵芝15g。
四诊,患者已无口干,背脊怕冷也较前缓解,右骶髂关节、右下肢疼痛有所缓解,弯腰及行走均较前便利,睡眠好转,夜尿频数明显好转,纳食二便调,舌质黯淡,脉沉细紧。守上方加莪术以加强活血通络之效。
按: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与患者禀赋不足,先天肾阳虚衰,督脉失温,加之外感寒湿邪气,内寒与外寒相合。寒性凝滞,湿性重着黏滞,两邪均易凝痰成瘀,日久气血失运,寒湿不化,肾阳被耗,成痰成瘀,留滞不去,导致脊柱疼痛僵硬、强直变形,故“肾虚督寒”是该病的基本病机,并确立了益肾温督、散寒除湿、活血通络、化痰祛瘀的治疗大法,以患者“背脊怕冷”为主证,选“附子汤”为主方加减治疗。
附子汤出自《伤寒论》,是温阳散寒,健脾祛湿之剂。本方是真武汤去生姜,换人参,并加重附子,白术的剂量而成,主治少阴寒湿证,以及少阴阳虚畏寒证。其原方组成为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 ),茯苓三两,人参二两,白术四两,芍药三两。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在《伤寒论》以及《金匮要略》中关于附子汤的条文共有三条,其中《伤寒论》中有两条,分别是:“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金匾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说:“妇人怀妊六七月,脉弦发热,其胎愈胀,腹痛恶寒者,少腹如扇,所以然者,子脏开故也,当以附子汤温其脏”。
少阴病,“脉微细,但欲寐”,为里虚之证,得之二三日,也就是少阴初得之证,口中和,不渴,不燥,是没有里热的症状,只是背部恶寒,督脉主一身的阳气,循经于背部,少阴真阳不足,不能充达周身,故而出现背恶寒,手足寒。身体痛,骨节痛,痛的原因很多,表寒,气滞,血瘀都可以导致疼痛,水湿困阻气机,气机不通也会疼痛,今脉沉,沉为里,主水气,故此证为里阴寒,寒湿之邪浸渍于筋脉,骨节,故身体痛,骨节痛。成无己解释说:“口中和者,不苦不燥,是无热也”,“背恶寒者,阳气弱,阴气胜也”;清代医学家黄元御也说:“口中和,则纯是湿寒”,“背恶寒者,督脉之阳衰”,“少阴水旺,阴凝气滞,故骨节疼痛”。
妇人妊娠六七个月,脉弦发热,说明是外热内寒,寒迫热出,其胎欲胀,并不是胎儿长得那么快而胀,而是里面有水湿,水湿导致子宫内胀,水湿主寒,寒凝则痛,寒气太盛,故象用扇子扇风。清代名医曹颖甫认为:“妊娠六七月,胎已长成,血凝于下,热度不高,太阳寒水,化气者少,脾脏乃气虚生湿。寒湿内奎,故胎胀;流入足太阴部分,故腹痛。脾阳不能外达,故发热而恶寒”,结合脉象又说:“凡脉见弦急,俱为水胜血寒,胎气胀于内,少腹膨急而子脏开,风寒袭之,故少腹如扇。如扇云者,谓逐阵冷气相逼也”。清代名医陈修园说:“夫脏开风入,其阴内胜,则其弦为阴气,而发热且为格阳矣。胎胀者,热则消,寒则开也,当以附子汤温其脏,此为胎胀少腹如扇者,出其方治也”。
综合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附子汤证为阳虚寒盛之证。其病机是脾肾阳虚,寒湿凝滞。此方重用附子为君药,散阴寒的邪气,配以人参温壮元阳,白术茯苓健运脾土,祛除湿浊,助附子之力;佐以芍药益阴和营,制约附子温燥和营,又通血脉,又可止痛。诸药合用,共奏温经助阳,祛寒除湿之功。从组成来看,附子汤与真武汤药物仅一味之差,均主治阳虚兼水湿泛滥之证,不同之处在于,附子汤中附子、白术之用量较大,比真武汤多一倍,又加入人参,重在温补脾阳,全方健脾益气、温阳散寒之力增强,主治阳虚、寒湿内盛的身体骨节疼痛恶寒、腹胀纳差、疲乏等。而真武汤中附子量小,佐以生姜,目的在于温散水气,治疗阳虚寒湿泛滥,水气内停,浮肿,小便不利等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联系QQ948744751 或请发送邮件至 94874475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