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针灸治疗

三伏天艾灸哪些部位(这些注意事项你需要知道)

三伏天艾灸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疗法,它是依据中医学“天人相应”、“冬病夏治”、“春夏养阳”等理论,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人们体内阳气最盛的时机,应用具有温经散寒补虚助阳的艾灸,通过对经络腧穴的温热刺激,通过灸疗令阳气渗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的气血直达病处,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那么,三伏天艾灸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艾灸前

艾灸时皮肤腠理处于打开状态,汗毛孔疏松,所以艾灸前要关闭门窗,不要通风和开空调。饭后也不要马上艾灸,最好是饭后1小时后再施灸。

艾灸中

艾灸时不可过饥或过饱,大悲大喜大怒也不要艾灸,艾灸期间要保持心情舒畅。艾灸中不要喝冷饮和纳凉,要多喝温开水,以便于排毒。艾灸中如果穴位表面出现湿气,是体内寒气较重,通过穴位排出发挥作用的表现。

艾灸后

艾灸完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洗脸,也不可马上洗澡。艾灸完毕,全身毛孔打开,易感受寒凉。

艾灸顺序

以先上后下,先背面后正面,先左边再右边,先身躯后四肢为原则。特殊穴位除外。

艾灸频率

如果平时身体没有明显症状的话,可每隔5-7天艾灸保健穴即可,每穴位3-5钟左右。如果有伤风感冒等病痛,或身体寒症较重,可以艾灸相应的穴位,时间可以长一点,5-15分钟都可以。无病痛的情况下,不要每天艾灸,否则容易上火。

艾灸时间

原则上一天当中的任意时段都可以艾灸,上午是艾灸的最佳时间,上午>下午>晚上。晚上10点后最好不要艾灸(治疗失眠症除外)。因为晚上比较适宜养阴。此外,四季中,夏季是除寒湿补阳气冬病夏治的最好时节。

 

三伏天艾灸常用穴位——足三里、关元、神阙、中脘

足三里是调补脾胃和气血的常用腧穴。所以,气血亏虚和消化系统疾病可选足三里。每次不少于10分钟,如果身体较差时,其艾灸时间可以适当长一点,最好是按摩后再灸。

关元穴具有补肾壮阳、温通经络、理气和血、补虚益损,补一身之元气等作用,常被作为保健要穴。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

神阙穴能温通元阳、调和脾胃、益气养血。对消化不良、腹泻、虚喘等均有防治作用。此外,还有提高免疫力、调节脏腑功能,延缓衰老等作用。

中脘穴为腑会穴,同时又是胃的募穴,对于六腑的功能均有调节作用。如胃痛、腹痛、腹胀、呕吐、反胃、消化不良、肠鸣、泄泻、便秘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联系QQ948744751 或请发送邮件至 94874475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gtzz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