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针灸治疗

冬天艾灸不出汗有效果吗(艾灸出汗的10大惊人好处)

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人都会利用艾灸来去除身体湿气和疾病,但是有些人艾灸时会出汗,那么冬天艾灸不出汗好不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冬天艾灸不出汗好不好

艾灸是否出汗并不代表效果的好坏。

艾灸出汗是体质原因,出汗现象本身并无好坏。艾灸只是在局部进行刺激,艾灸出不出汗和气温、体质以及灸火的温度有关,艾灸局部出汗或者不出汗都是很正常的情况,流汗不止才表明身体已经很虚了(多和阴虚有关)。如果有艾灸之后不流汗的情况也是很正常的。冬天温度低,艾灸后不出汗是正常的。

艾灸出汗代表什么

1、灸后出汗部位不同,是因为每个人毒素排出的路径都不同的原因,一般毒素会从最虚弱的地方排出来。艾灸后每个人的症状不同,出汗的部位也不同,有的人是胸前出汗,有的人是全身出汗,而有的人是后背出汗。有的人则是灸的时间长了,艾灸的部位容易出汗。艾灸部位出汗,是病邪在找出路,患处出汗如果比别处多,是好事,说明寒湿在这里找到了通路。

2、艾灸后出汗,是在排寒气和体内湿气。有些人灸后出的汗粘粘的,这时排出的多是湿气;而有些人出的汗就像水,或者摸起来凉凉的感觉,这时排出的多半是寒气。

3、阳虚比较严重的人,刚施灸的前些天很少出汗,之后才慢慢地出汗。这是因为灸了一段时间后,正气足了,排汗功能恢复正常,外邪才慢慢通过汗液排出,这就是阳气不断提升的表现。

4、如果艾灸出汗,自我感觉很好,表示邪去症安,是好现象。艾灸的过程中适当饮用温开水,及时补充体液即可。

5、如果灸后大汗淋漓后,感觉很累、虚弱乏力或口渴难忍,表示此时你的身体处于正不胜邪的状态,不宜出汗太过。因为中医讲“汗血同源”,汗液是人体最宝贵的精华所转化的。出汗过多,人体容易造成津液亏损。

6、有些人艾灸10~30天后才开始出汗,这说明这个人正气不足,需要循序渐进,坚持艾灸,以提高脾胃的吸收功能,增强气血转化的能力,从而快速培补正气,加快排出寒邪的速度。

艾灸的作用

治哮喘

伏天艾灸效果更好,每个伏天的第一天开始艾灸,直到三伏结束。穴位分别是夹脊穴(第1胸椎至第5腰椎之间)、大椎穴(第7颈椎下凹陷中)、陶道穴(第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治失眠多梦

百会穴(两耳之间头顶正中线)、四神聪穴(百会前、后、左、右各开1寸处)、印堂穴(两眉之间)、太阳穴(耳廓前外眼角延长线上方)。每天对这几个穴位艾灸2次,每次10-20分钟。

治腹泻

夏季因为饮食不注意或腹部受凉,经常会出现腹泻,对相应的穴位进行艾灸可健脾益胃、补中益气、保暖治寒。这几个穴位分别是:中脘穴(脐中上4寸)、建里穴(脐中上3寸)、足三里穴(外膝眼下3寸,胫骨边缘)。

治胃痛

选准穴位后,点燃药用艾条,在中脘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上4寸处)、一侧足三里穴上各悬灸10分钟,以穴位上皮肤潮红色为度。胃痛可立即缓解。使用时要注意力集中。

治面部皱纹多

临睡前,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面部的穴位,约距穴2~3厘米左右选进行熏灸,每次选2~3个穴位,各灸5分钟左右,至皮肤产生红晕为度。鱼尾纹多,选太阳、丝竹空;额纹选阳白、印堂;笑纹选地仓、下关、颊车。或将盐末填平脐孔,切取0.3厘米的鲜姜1片,中心用针穿刺数孔后置于脐上,姜片上置中艾炷(如黄豆大)点燃施灸。至艾炷全部烧完再换一艾炷,每次3~5壮,至局部皮肤产生潮红为度,每晚1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联系QQ948744751 或请发送邮件至 94874475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gtzz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