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针灸治疗

能救命的针灸(五种针灸救命方法)

针灸急救五法的临床应用和体会

《标幽赋》曰:“拯救之法,妙用者针”,是极力强调挽救急危重症之际针灸功效最捷,常可及时施行挽救垂危,故应首先使用。而临床各科急症大多发病急骤,来势竣猛,传变迅速,稍有延误则治机已失;若待药饵齐备而已成难挽之势者颇为多见。乃勤求古训、博采验方,每遇危急重症辄先用针灸缓其标急,争取时间赢得治机,更合药饵标本同治每获良效。

 

笔者将其归纳为针灸救急五法,或结合成功验案和体会简述于后,谨供诸同道临症急救之参考。

 

01

醒神开窍法:

凡有中风、中暑、热病昏迷,或有癔病、溺水、自溢、电击及某些中毒病人的早期昏迷阶段者均可及时用本法急救。

 

取穴:

百会、人中、合谷(双)、涌泉(双)。

 

针用泻法、提插捻转并用。刺激宜强,留针时间宜长,每隔3-5分钟行针一次。至病人清醒后行针间隔时间可延长,但不可起针,以防反复。多数病人在针后有呻吟、流泪、呼痛、甚至睁眼看人或回答问题。此时即可针对病因辨证施治或用药饵,或配合相应的抢救措施。

 

但本法主要用于正盛邪实、阳热郁闭所致之窍闭神匿的昏迷病人,至于颅脑外伤、失血休克及中毒晚期病人则非本法所宜。

 

例如郭某,男,48岁,农民,来院时已中度昏迷。家属代述前半夜在房中取暖沉睡,今昏迷不醒即送求救。查其已近重度昏迷、面唇发绀、口吐白沫、喉中痰鸣、双瞳目等大(2mm)、对光反射迟钝,面部小肌束抽搐。血压100/60mmHg,心率110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两肺呼吸音粗糙,脉数而有力,诊断为“CO中毒”。当即送入急救室输氧、保暖、通风、输10%葡萄糖液500ml及维生素C及B6等,拟用“氯酯醒”(中枢兴奋药)而药房无此药,求助于针灸乃用本法针后病人开目四顾。后因移出抢救室而将留针拔出,病人再度昏迷。再用上法针之又复清醒,乃留针2小时,间歇行针至脱险出院。

 

此外用本法救治毒蜂叮伤、电击、溺水救出之昏迷病人均得一次成功。若为中暑或中风闭症者再加用十宣或十二井穴点刺出血,也可获效。

 

02

升阳益气、固脱止崩法

凡久病劳伤或产后亏虚致气血暴亏或脾不统血而发生崩漏不止并见面色苍白、汗出肢冷、呼吸急促、昏迷不醒,脉微欲绝者可急用本法益气摄血、固脱止崩。

 

取穴:

百会(灸)、人中(针)、气海(灸)、关元(灸)、足三里(针)、三阴交(针)、隐白(灸)。

 

针用补法,灸用艾条重灸至清醒后仍宜留针并用温和灸法巩固疗效。有条件者应配合输血(或代血浆)、补液措施则效果更佳。

 

例如我院某老师之家属患子宫肌瘤,长期月经过多、严重贫血,于1994年3月3日因服“活血化瘀”之剂而出现暴崩,下血不止。情急之际挽余急救,但见患者年届50(岁),面色苍白,肢冷汗出,表情淡漠,呼吸迫促,脉微细几绝,血压已量不到。是暴崩失血已成虚脱(休克)之危候。更观其血流殷褥、床前痰盂中鲜血满盈而血下之势不减。乃急用是法针灸并施。5分钟后血止、脉现,10分钟后神志恢复可回答提问。留针2小时,更以人参10克,大枣10枚浓煎顿服(每日三次),建议输代血浆并服十全大补汤以善其后。七天,告愈。为免除复发往西医大行子宫全切术。现体健胜于往昔。其他失血或虚脱者也可仿此急救。

 

03

平肝熄风法

凡肝阳上亢风火相煽之中风急性期可用本法急救,有平肝潜阳、降火熄风之殊功。

 

取穴:

合谷、太冲、足三里(均双)。

 

针用泻法,更取大敦(双)刺血三滴。以针后血压回降及功能障碍缓解为有效标志。

 

曾救治柏某,女,43岁,干部,于1986年1月9日突然头疼眩晕,旋即左半身麻木瘫痪、语言障碍,急送我院。查其左面肌松驰,鼻唇沟消失,伸舌偏左,左半身瘫痪。血压180/130mmHg。诊断为中风先兆。当即用本法治疗,10分钟后病人清醒,语言已清楚,头已不痛,唯诉心慌,测血压为158/120mmHg。左下肢主动运动已恢复。乃用天麻钩藤饮善其后,每天针灸一次,五天后告愈。可见在中风急性期若能早用针灸及时阻止血压上升则可防止或减轻颅内出血或血栓阻塞所致之后遗症。本例之成功贵在早期、及时阻止传变恶化,是故预后亦佳,可供参考。

 

04

清热泻火止衄法(附止咯血法)

主要用治鼻衄。大凡风热犯肺或肝火犯肺以及胃火上扰而损及鼻络者均可出现鼻衄。其严重者血出不止形势危急。及时针灸清泻邪热则可迅速止血,有釜底抽薪之妙。

 

取穴:

上星、合谷(双)、迎香(双)、内庭(双)。

 

针用泻法。其中面红火升、口苦便干、烦躁易怒、胁胀脉弦,舌红苔黄者为肝火当加行间和大敦刺血;若衄血起于外感之后伴有发热咳嗽者为肺热,宜加泻尺泽和少商刺血,若轻度鼻衄也可灯火灸法灸少商(左衄灸右、右衄灸左),也有清肺热止衄之功。若口渴、烦热、便秘、舌红、苔黄、口臭、脉洪数者是胃火衄血。用本法止衄时应加泻内庭(双),病案已在有关论著中详细阐述,兹不再重复。至于肺痨之咯血不止者除用蒜泥加硫黄、冰片各1分调敷涌泉穴引血下行外,可针鱼际、太渊、尺泽、肺俞以泻火、敛肺止血。但最简便者莫如用梅花针沿颈动脉搏动区以上向下叩刺15分钟,一般叩刺5-10分钟即可止血。

 

05

清热通腑止痛、止痢法

六腑以通为用,以塞为害。大凡湿、食、邪热、疫毒为患导致胃肠及胆腑气机逆乱、壅滞不通而引起腹痛、胁痛、吐泻下痢者均可以本法清泻邪热、疏理气机、止痛止泻、止呕止痢。

 

其方法是在辨明病位的基础上遵循《内经》中“合治内府”之古训,首先取其“合穴”或“下合穴”及本腑募穴刺之,针用泻法。然后取清热三穴(大椎、曲池、合谷)和镇吐要穴内关(双)针而泻之即可收调气止痛、清热通腑止吐止痢的功效。

 

例如急性胃炎的胃脘痛伴剧吐不止,可针内关、中脘(募)、足三里(合穴)而收和胃降逆、镇痛止吐之功;胆囊炎所致之胁痛则可速针阳陵泉(合穴)、日月(募穴)、中脘、内关(镇吐)而共取通腑清热、调气止痛之效;肠痈初起者针天枢(募穴)、上巨虚(合)通肠腑之瘀滞,兼针合谷、曲池泻阳明邪热而得治愈;下痢赤白、腹痛如绞者针天枢(穴)、上巨虚(合),也针曲池、合谷而痢止。此均“合治内府”经验之实用也。其病案也已有专论介绍兹不赘述。

 

总之,在运用针灸治疗急症时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是诊断明确,尤其是对病位、病因病机和预后转归应当心中有数,要明确其是否针灸适应症以及其“可刺与不可刺”或“已不可刺”。对于后二者就不可勉强从事,而应尽早转科以免延误致成难挽。

 

二是贵在早期、及时,只要是属于“可刺”之列者应尽早尽快针灸救治,越早效果越好。

 

其三是对于重危症候应采取输血、补液、吸氧、吸痰,以及抗感染措施配合针灸综合救治,可提高疗效和抢救成功率。至于取穴准确、手法熟练等已属最根本的要求此不多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联系QQ948744751 或请发送邮件至 94874475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gtzz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