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正骨学是中医研究防治骨折和关节脱位的一门学科,是中医骨伤科数千年临床经验的结晶,也是中医骨伤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治疗骨关节损伤历史悠久,经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至今已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诊疗体系和方法。
中医正骨经历了数千年的传承,古代的中医正骨你知道多少?
早在公元前16世纪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有关于骨折的描述。当时就已懂得用器官位置定病名,包括疾肘、疾手、疾胫、疾趾等伤病名称。
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周礼·卷九》把医生分为食医、疾医、疡医、兽医四类,其中疡医“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这是我国现有最早的医学分科的文献记载。
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3世纪为中医学隆盛时期。在临证医学发展的基础上,从医药的临床实践提高到理论方面的划时代的总结,完成了中医学的经典著作——《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和《伤寒杂病论》。这些经典著作,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奠定了我国医药学发展的基础。
《内经》比较详细地记载了人体解剖、生理、病理、诊断及治疗等基本理论,其中阐发的肾主骨、肝主筋、脾主肌肉以及气伤痛、形伤肿等学说和论述,奠定了中医正骨学的理论基础,并一直指导后世伤科临床医疗实践;它是中医整体观念在骨伤科领域的运用,也是正骨学中内外兼治、筋骨并重原则形成的理论渊源。
此外,《吕氏春秋·季春纪》认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主张采用运动锻炼的方法治疗足部“痿痹”(肢体筋脉迟缓,软弱无力、行动不便的疾病),可谓功能体育疗法思想的萌芽。这个理论被引用到骨折脱位的医疗实践中,成了后世正骨学的动静结合、医患协作原则。
公元3世纪的中医骨伤科鼻祖华佗已使用麻沸散麻醉,进行骨外科手术,还创造了“五禽戏”,指出了功能锻炼在治疗疾病中的重要作用。
晋代
晋代葛洪著《肘后方》一书中,群远骨折于法复位后,须首先用故布包扎、适宜固定处匿,然斤内服药物等。由此可見远在晋代伤科知已有完整之洽疗体系。
隋代
隋代巢元方所若《諸,源候論》是一部专論病因之巨害,其中即有“金瘍病候”凡二十三,“腕伤病諧候”凡九論。
唐代
唐代,太医署内设按摩科负责治疗骨折,强调正确复位治疗骨折的重要性。这期末孙思邈还总结了补骨髓、长肌肉、坚筋骨的药物,奠定了内服药物治疗骨折的理论基础。
公元752年,王焘编《外台秘要》对创伤再次进行分类,列创伤重症、骨折、关节脱位、伤筋、内伤和金疮(开放创伤)等,初步确立创伤的诊断分类。
宋代
11世纪的宋代,太医局设“疮肿兼折疡科”,创伤骨科再次确立。当时专门从事接骨
的医生遍及城乡,接骨医院也相继出现。宋人治疗骨折的特点:一是盛行局部治疗,采取药物煮水淋洗或贴膏药、按摩治疗;二是认为骨的修复需要骨类物质补充,因而广泛选用
动物骨骼内服治疗骨折。
13世纪,宋慈于《洗冤集录》一书中记录了他通过亲身的解剖活动观察到的骨、关节结构及检查外伤的方法,从而促进了骨折的诊断和治疗。
元朝
13世纪,元朝改“折疡科”为“正骨兼金镞科”。延续到14世纪上半叶,随着元朝疆域的扩大,沟通欧亚大陆,促进了中西医学的交流。
1331年,李仲南首先描述腰椎骨折,主张用过伸牵引法复位治疗。1337年,危亦林著《世医得效方》。危亦林的骨折疗法,也是秉承蔺道人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和动静结合的治疗观以及整复、局部外固定、练功和内外用药的四大疗法而来,并使之丰富和发展。
明朝
14世纪末,明朝设“正骨科”,又名“正体科”。1406年,朱橚主编的《普济方》中记录了15个部位的骨折脱位,描写了颈椎骨折脱位,主张用悬吊带快速牵引复位治疗。
《普济方》所记载的骨折疗法,着重恢复伤肢的功能,在论述治疗下肢骨折时强调要保持伤肢与健肢的等长和中立位。从而,骨折的诊断学和治疗学取得较大发展。
1608年,王肯堂较系统地总结了历代治疗骨折的经验。在他的《疡医准绳》中强调整复骨折不用暴力,主张运用技巧。他还介绍了用牵引内收法整复髋关节前脱位。
清代
清代乾隆年,有吳謙、刘裕等举旨痲修《医宗金鉴》《医宗金鉴》一书中有“正骨要旨”一篇:其中关于正肾法,各种伤之外泊、内治,辨誑用药及于术固定等都有全面记载,且叙逃了洽疗所用之器具,附录了多幅插图3內容板为丰宣,是部较为完整之正骨书籍。
《医宗金鉴》,记载了不少正骨图谱和器具图谱,记录各部位骨折脱位达30处(颅骨损伤不计),强调手法整复之前要熟识人体骨骼结构并诊断明确;整复时手法要轻、巧、稳、准,反对暴力复位。
书中介绍攀索叠砖法、腰部垫枕法和披肩固定治疗脊椎或肩部损伤;胸腰段损伤用通木固定,下腰段损伤采用腰柱固定;四肢长骨干骨折釆用竹帘、杉篱固定等,也描写全身各部位骨折损伤的机理。该书把正骨手法归纳为摸、接、端、提、推、拿、按、摩八法。对内外用药实施严格的辨证论治。
《医宗金鉴》对骨折的治疗观点和方法与蔺道人、危亦林是一脉相承的,只不过在诊断、整复手法及固定器材方面不断发展而已。
1773年,顾世澄于《疡医大全》中对骨折愈合又提出“瘀不去则骨不能接,瘀去新骨生”的论点,强调了治疗骨折在早期活血化瘀的重要性。从此,活血化瘀法治疗骨折成了传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联系QQ948744751 或请发送邮件至 94874475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