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关于慢性腰痛科普文中有提及颈肩病发病率占第一位的是女性。而今天要分享的内容就是颈肩问题,原本是两个内容,一个是颈椎的内容;另一个是肩的内容。在临床上遇到的病患多了,从治疗效果来看,两个内容不能分家,它们互相影响着。
我们先从大家最喜欢,最熟悉的方式来看,比如说颈椎内容话题,常见的有:
- 软组织型颈椎病
- 神经根型颈椎病
- 血管型颈椎病
颈椎病
就是指椎间盘、椎体、椎间关节、各种韧带等造成退行性改变,出现颈部、躯干、上下肢的局部症状;包括颈神经根症状、颈脊髓症状。
软组织型颈椎病
局部症状:颈部疼痛、肩胛部疼痛、肩背部疼痛
这个问题其实是目前颈部疼痛占比最大的,往往是日常生活姿势不良所致。一看下图,大家就会明白,只要是长期久坐一族,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以下体态:
每个人都会有代偿能力,当你工作学习劳作时,可能已经不知不觉发生了一个以上不良姿势,但有些不会感觉到自己有啥不适,可以继续工作生活,这说明你自己的身体还可以代偿,离出现症状仅是时间的问题;而有些人只要处于这样的体态时间久一点(简单举例,就像坐在电脑前面久了,或是低头看手机久了)就会觉得颈部酸胀不适,说明你的代偿能力已经不够。
这种异常姿势会对颈椎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先来了解一下头部重量问题
我们的头部到底有多重?其实它的重量大概是人体体重的10%--15%的这样一个比例。相对腰椎而言,虽然它承担身体上半部分的体重,但是它可以利用外核心肌群、韧带、内核心(腹压——腹横肌、多裂肌、盆底肌、膈肌)来维持稳定和分担负荷;而颈椎呢就靠椎骨和附着的肌肉韧带来承担头部的重量。因此颈椎的负荷相对来说就会更大一些,而且稳定性呢就会更差一些。
在结合我们上两图来看,异常的姿势下,颈椎承受头部重量的负荷主要集中在颈部的椎间关节上,让颈椎结构发生了改变,比如说颈椎的生理曲度退变或消失、颈椎椎体骨刺骨桥形成的增生、颈椎椎间盘突出、颈椎椎间关节错位紊乱等等;最基础最核心导致这样的退变就是异常姿势下的颈椎集中受力的问题,所以从治疗而言,应该先从此开始。
从脊柱的生理曲度而言,颈椎和腰椎均是发生了2次前凸,而胸椎和骶椎仅是1次后凸,在前篇科普文慢性腰痛中有详细描述过这个曲度的问题,之所以是颈椎容易出问题的原因之一,在此就不再赘述。
颈椎、胸椎、腰椎的活动情况,胸椎和腰椎虽说都有一定的旋转能力,可它们还是不及颈椎的旋转能力,它是三者中旋转最大的位置。也提示我们颈椎是非常灵活的,其稳定性就差。因为颈椎有这样灵活不稳定的特点,我们还要注意一个地方——肩膀,肩膀对颈椎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做个比喻吧,肩膀就像建房子时挖的地基,颈椎头部就像建起来的房子一样,地基挖不好,挖不深,建起来的房子不稳定,容易出问题;而肩膀不好,就会导致原本灵活而不稳定的颈椎更加不稳定。
所以从它们两者间的关系来看,颈椎和肩的问题是相互影响的,一旦哪个部位出问题,不舒服时,就得整体来看,而不是颈椎不好就拿着颈椎治,肩膀不好就拿着肩膀治,这样都会直接影响着治疗效果的不加。
很大程度上,症状所体现出来的疼痛位置是颈部,肩背部,上肢等,我们把这类疼痛叫做“颈肩姿势综合征”。
我们具体看一看,姿势异常最先影响到的是附着在椎体骨骼上的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
比如经常低头的动作,所涉及的重要肌肉,仅代表列举
图中长在颈部椎体上的夹肌和长在肩膀上的菱形肌之间的白色膜就是筋膜,往往很多时候因为异常姿势导致肌肉紧张不平衡而引起筋膜的炎症导致疼痛。
颈椎有个最大的问题,其颈椎结构和其他胸腰椎不一样,它不仅有神经走行的椎间孔,还有椎动脉血管走行的横突孔,由于它的旋转能力过强,旋转的角度过大,就会压迫到相应的神经和椎动脉而引起一系列的症状。常见的就是脖子疼,肩膀痛,手尖麻这种神经根的症状;另外呢,就是压迫血管之后出现的眩晕,恶心,血压高等自律神经症状。
神经根型颈椎病
神经根症状:颈肩疼痛、一侧上肢放射性疼痛、手指麻
脊髓症状:手指及脚趾麻木、步行障碍,走路轻飘飘有脚踩棉花感、四肢感觉减退。
其机制是结构的变化导致间盘的压力改变
这个机制相信不用再多解释,前面的文章中已经详细阐述过很多遍,神经受卡压引起神经根症状:颈肩疼痛、一侧上肢放射性疼痛、手指麻等。但是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手麻均由颈椎间盘突出引起,因为所有的问题引发都来源于异常姿势,所以很大一部分人的手麻不是颈椎引起,而是颈部与肩部之间的连接肌肉等软组织紧张卡压从中穿过的神经引起。比如有些人睡觉喜欢双手抱头,会觉得舒服;而有的人手一抬高过头就不舒服,就手麻,这些呢就不是颈椎的问题。我们在临床上通过一些检查是可以判断是哪里的问题,当然治疗处理的位置也就不一样。
血管型颈椎病
其主要症状就是血管性症状:眩晕、恶心、头痛。
首先看下图
颈椎椎体上从横突孔穿行的椎动脉
椎动脉是从颈椎的横突孔穿行上至头颅内,供应脑部的供血;正常人的椎动脉由于右侧多了一个无名动脉的分支,血流右侧低于左侧,虽然左右两侧有差距,但是看椎动脉供血的位置主要是头后部、一个是头侧部。所以由于颈椎变化引起眩晕、椎动脉狭窄诱发小脑内耳循环障碍、颈椎病骨刺压迫椎动脉引发小脑循环障碍造成眩晕。
我们在来看一下椎动脉的血流情况
图中红色圆圈代表椎动脉的血管横截面积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们在做头部后仰、低头的时候,基本不影响血管,也就是不影响血流问题;而侧偏头的时候,偏向那一侧,血流有一定的影响;而在做头部旋转的时候,被牵拉的那一侧,血流影响就比较大;当然旋转和其他屈伸复合动作也有影响。所以我们会发觉,当是颈椎引起的眩晕,往往病人最害怕做的动作就是转头。
颈椎的挫伤: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开车的人也比较多,交通事故自然也就多了,特别是被追尾的时候,往往我们头部会发生一个往后过仰的状态,稍微有点不舒服,去拍片检查都没什么;可往往稍过后一致两天,会觉得脖子动不了,疼痛,类似落枕一样。其原因就是应激反应所致,多裂肌没办法保护好椎间关节导致的错位所致。
对于肩部内容,在这里就不细述,之前的文章科普里边已经基本把肩部问题全部写过,有需求的朋友可以回头去了解认识。
治疗:
- 对于颈椎而言,无论是患者还是治疗的医生,它都是危险性比较高的一个位置;另外呢,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也是治疗难度比较大的一个环节;但是呢,颈椎病又是比较高发的一个现象。在治疗上就得慎重,只有精确找到问题,才能更好的处理。
- 前面介绍腰痛的时候也提及过椎间关节这个结构,颈椎的棘突,很有特点,它们不一样长,比如说颈椎3、4、5的棘突就要短一些,而颈椎7的棘突就是最长的;7个颈椎构成的弧度是向前凸的;而颈椎1、2(上颈段)和颈椎3-7(下颈段)的活动是不同的,甚者说是相反的,比如说我们低头的时候,往往下颈段是往前探的,前弯曲的,而此时的上颈段是往后仰的,后伸展的;重点还是在椎间关节上,每个关节都有一个关节面,几个骨骼,在考虑活动颈椎或是治疗时,都需要考虑减轻椎间关节的关节面囊内的压力。
- 异常姿势的纠正。
- 从颈椎的后方来看,浅层的是项韧带,之后就是头夹肌、颈夹肌,稍微中层的就是斜角肌,最深层的是多裂肌(从颈椎直到骨盆的骶髂关节都有),它是长在椎体上的一个重要结构,比如经常低头的人,多裂肌就会被拉长,没办法很好的收缩来稳定颈椎,所以颈部稳定性的加强就是关键的治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联系QQ948744751 或请发送邮件至 94874475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