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小儿推拿,对穴位要了然于胸,用的时候才能得心应手。一个穴位包含:方位,操作手法以及次数,作用和主治应用。穴位的掌握,不仅是在书本上学习,还要在大量的临床经验中,细细体会,尽信书不如无书,实践才能出真知。家长也可以根据需要掌握一些简单的穴位,加以应用。
今天我们就分享几个比较常用的穴位。
1.分手阴阳。
《幼科推拿秘书》里云:阴阳者,手掌下,右阴池穴,左阳池穴也……盖小儿之病,多因气血不和。故一切推法,必先从阴阳分起。
因为腹部也有一个分腹阴阳的操作方法,所以手上的多称为分手阴阳。其定位在手掌下,掌横纹处,掌心向上时外侧为阳池,里侧为阴池。两穴中间的点是总筋穴。
操作方法:施术者用两大拇指,从总筋同时像两边分推,称为分手阴阳;同时从两边向中间推,称为合手阴阳。一般推三十到五十次。
这个穴位作用:和气血,平衡阴阳行滞消食。
适用症状:一切膨胀泄泻,五脏六腑有虚,大小便不通,惊风痰喘,寒热往来,烦躁不安,乳食停滞等等。对于寒热往来,热重,阴池重分。寒重,阳池重分。正所谓: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2.肺经。
《幼科推拿秘书》云:肺金在无名指,属气,性主温和……凡小儿咳嗽痰喘,必推此。
肺经在小儿无名指末节螺纹面。操作时可从指根起操作。
施术者自无名指根推向指尖,称为清肺经;反方向称为补肺经。操作一百到五百次。
本穴能止咳化痰,宣肺疏风,清热解表,定惊。补肺经能补益肺气(一般用补脾经代替补肺经)。
主治外感发热,胸闷痰喘,鼻衄,流鼻涕,鼻干。补肺经主治自汗(与揉肾顶配合),遗尿(与补肾经配合),肺气虚弱,少气懒言(与补脾经配合),脱肛,畏寒,便秘等。
2.膻中穴。
膻中穴在胸骨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处。
施术者用两拇指向两边分推至乳头,称为分推膻中;用中指或拇指指端揉该穴,称为揉膻中。一次操作五十到一百次。
膻中属于任脉,也是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手太阳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的交会穴。
膻中穴藏有宗气,什么是宗气?水谷精微由脾输送到肺,肺将自然界的清气吸入与水谷精微合为宗气储存于膻中。宗气可以贯心脉行气血。
膻中有宽胸理气,宣肺化痰,止咳平喘,理气活血等作用。
可以治疗胸闷,呕吐,咳嗽痰多,嗳气等等。
3.肺腧
肺腧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一点五寸处,属于足太阳膀胱经。
施术者用食指或中指或拇指指端揉之,称为揉肺腧。用两拇指指端,沿肩胛骨内缘从上向下分推,称为分推肩胛骨。揉五十到一百次。分推一百到两百次,或者以皮肤温热为度。
肺腧具有调肺气,补肺生津,宣肺止咳的作用。可以治疗久咳久喘,痰鸣,胸闷胸痛,发热,喉咙干,气短等等。久咳,可以加补脾经。
以上各穴位的操作次数不用拘泥,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选用。推拿时要用一些推拿介质,例如滑石粉、薄荷水、姜水、葱水、鸡蛋清、淀粉等等。如果孩子比较小建议使用淀粉,安全无毒,即使宝宝不小心放入嘴里少许也不会有副作用。操作穴位的力度要轻快柔和,平稳着实,刚柔并济。也就是说要用力轻,速度快,着力均匀不离穴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联系QQ948744751 或请发送邮件至 94874475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