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打损伤常常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运动中发生的一些紧急特殊情况,有时候走在路上都会不小心崴了脚或者摔了一跤。
而每当这时候,局部损伤的地方可能有肿痛、淤血的状况,直接热敷往往成了大多数人第一想到的选择。
那你的处理方法很有可能是错误的!
辟谣君接下来就详细讲讲,大家以后再也不用担心分不清究竟应该热敷还是冰敷了。
学会分清是哪一种损伤
有人会说选择热敷还是冰敷很简单啊,损伤后的24小时内冰敷消肿,24小时后再热敷化瘀。
这个说法正确吗?其实,选择处理方式的首要条件是先判断,到底是急性损伤还是慢性损伤。
「急性损伤」:通常是因为突发的外伤引起,比如跌倒、扭伤还有直接撞击等,一般都会立即伴随着剧烈疼痛。从损伤组织来看,主要包括骨骼损伤、肌腱损伤、韧带损伤,还有其他软组织损伤。
像骨折、骨裂、肌腱断裂等带来严重且持续性剧烈疼痛的损伤,大家都会紧急就医,因为这样的严重损伤会直接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所需运动。往往韧带扭伤,还有肌肉拉伤等情况,在刚发生时有较强疼感,后续的疼感没有那么强烈,所以人们经常会选择休息不采取任何治疗措施,而逐渐发展成了慢性损伤。
「慢性损伤」:通常是因肌体长期反复劳损和过度使用而缓慢引发病症,还有可能是因急性损伤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发展过来的。
这种损伤更多是在人们不加以重视的情况下发展出来的,比如最常见的就是许多上班族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久坐、低头,人体的肌肉、韧带长时间保持紧张的状态,血液循环也减慢了,最终导致日久劳损成病。
热敷、冰敷、膏药?如何处理才正确
针对急性损伤,应该尽快冰敷,同时避免揉搓。这是因为冰敷能使得血管收缩,减轻受伤区域的充血,降低痛觉传导率,从而起到镇痛、止血、消肿的效果。
当发生急性损伤时,应急处理方式可以参考「RICE原则」:
- “R”是指停止运动(rest),如果发生损伤,千万不要继续活动。
- “I”是指冰敷(ice),可以用冷水或者冰袋冷敷损伤区域来消肿;但要注意时间把控,如每次30分钟,每次之间相隔2~3小时。
- “C”是指压迫包扎(compression),对于不是特别严重的损伤,可以视情况进行简单包扎,从而固定受伤位置。
- “E”是指抬高患肢(elevation),如果是四肢损伤,可以把受伤的手臂/脚抬高超过心脏水平,减少静脉回流导致的肿痛。
那么24小时后,就可以热敷了吗? 辟谣君提醒大家,发生急性损伤后,不论是24小时还是48小时后都不要轻易热敷。因为如果过早热敷,会加重内部的肿胀和出血情况。
伤者一定要观察损伤区域,在受伤的3~5天内,出血受到控制,也未发生炎症,肿胀和痛疼感有相对减轻时,才可以采取热敷来促进血液循环。
除此之外,外用药物也要谨慎使用,包括各类膏药、喷雾等。
运动医学的专家指出,很多中药膏药并不具备消炎作用,活血化淤的功能倒是具备,发生损伤立即使用膏药,反而会加重肿胀。另外,如果造成皮肤过敏,也会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如果伤者在冰敷休息后疼痛没有好转迹象,而且完全无法动,稍有一动则很疼,还有受伤区域变成黑青色、麻木没有知觉,这些状况发生时应该及时就医诊治。
针对慢性损伤,通常以热敷的方式来缓解症状。热敷能帮助肌肉得到放松、减少酸疼感,同时还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加肌腱和韧带的灵活性、柔韧性。
同样,热敷也需要掌握时间与温度的控制,一般每次20~30分钟,温度不要过高,以防烫伤或灼伤。
如何减少发生损伤的可能性
当然,如果没有发生损伤是最好的,上面说的系列方法也就用不上了。但在日常生活和运动过程中,磕磕碰碰、跌打损伤,还有各种肌肉劳损非常容易发生,哪怕是我们已经很小心了。
那么,要怎么做才能减少这些损伤发生的可能性呢?
降低运动中发生损伤的概率,基本可以减少很大一部分的损伤风险。
根据运动医学专家的观察,很多人在选择运动的时候就没有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以至于发生损伤的概率大大增加。
以大多数上班族为例,经常成为“周末运动员”(Weekend Athlete)。他们平时因工作没有运动习惯,在周末突然进行大量运动,通常会带来肌肉酸痛和其他意外损伤。
有人会说,那不运动岂不是就没有这个风险了?答案是否。长期不运动只会造成肌肉韧带更加僵硬,引起另外的慢性损伤,同时还会对关节、血液循环以及新城代谢造成负面影响。
所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很关键。首先规划好运动类型和强度,循序渐进、长期可持续很重要;运动前要充分热身,让身体的关节、韧带、肌肉提前适应活动;运动过程中,最好有专业人士指导,保证运动姿势正确,一旦感觉到身体有疼痛或不适,及时停止运动,防止更严重的情况发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联系QQ948744751 或请发送邮件至 94874475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