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将继续分享临床常见的一些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问题。
真性和假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啥区别?
多数被认为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腰臀腿痛,其实是腰臀部软组织损伤引起的反射性坐骨神经痛,实际上是假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不是真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和真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相比,假性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更为临床常见、多发;还有一部分是混合型的,既有真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合并有假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为啥容易被误诊?
● 迷信CT、MRI。仅仅依靠影像学的异常表现,就武断地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 迷信药物。依赖药物,认为药物是万能的,如果治不好,就错误地考虑是药物没用对。
● 迷信手术。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就是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了,除了手术把椎间盘拿掉,其他治疗方法都是无效的,为了所谓的“根治”,盲目推崇手术。
很多医生就有这样的偏见,他们像手电筒一样只关注一部分病例,而漠视“很多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弧刃针、药物、理疗等非手术治疗,虽仍然有椎间盘突出,但却没有任何疼痛症状,工作生活不受任何影响”的客观现实。
在诸多手术方式中,经后路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经典开放手术方式,需要切口较长、对椎旁肌较多剥离、破坏椎板关节突等骨性结构,影响了脊柱的稳定性,且术后容易发生神经根、硬脊膜、软组织粘连、感染等风险,从而导致慢性疼痛。
也就是说,存在创伤较大、破坏脊柱稳定性、后遗症多、痛苦大、费用高、部分手术患者效果不佳等手术的共同不足。
典型病例
刘某,女,43岁,驻马店**县。
首次入院时间:2017年07月*日。
主 诉:2次椎间孔镜术后左臀腿痛疼麻1年余。
现病史:2年前劳累后出现腰部疼痛伴左下肢放射性疼痛,当地医院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经保守治疗不佳后,后行“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术后一月症状复发,二次行“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术后2月下地活动后再次出现左下肢放射性疼痛,足背部麻木、无力,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就诊,腰椎MRI(2017.06)显示腰4-5椎间盘再次严重脱出,压迫神经根,需要再次手术。
● 微创或手术后,残余疼痛或术后复发.微创或手术后,残余疼痛或术后复发临床太过常见,究其原因,大多人都认为是“椎间盘摘除不彻底、医生手术没做好”。
其实,腰椎间盘突出症和骨质增生一样,只是“标”,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本”,是脊柱周围软组织的损伤。不从根本上对脊柱周围病变、硬化的软组织“减张松解”,就难以避免术后再度复发及手术后残余疼痛。
怎样减少术后残余疼痛和术后复发
对于确实需要微创或手术的患者,要减少手术后残余疼痛及术后再度复发,我们主张“标本兼治”:可以采用射频、椎间孔镜等微创或介入的方法处理突出的髓核,治“标”;对脊柱周围病变、硬化的软组织“减张松解”,才能治“本”。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建议
和衰老、肿瘤等不同,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腰椎间盘突出症早已可查可治。要想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所需要的只是治疗方法的合理选择以及高水平临床医生的选择。
除了那些肌力减退或马尾神经损伤等确实需要手术的特殊患者以外,要取得临床治愈,一般来说,我们要优先选择那些对患者心理、生理干扰最小的方法,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减少疼痛、恢复患者功能。
根据这个治疗原则,无论是假性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还是真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无论是否确实需要微创或手术,我们优先考虑处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本”(脊柱周围软组织损伤),只有对那些经保守治疗,特别是经弧刃针治疗3~6个月但效果不佳者,方考虑微创或手术治疗。
即使如此,对于这些需要手术“治标”的患者,为了防止复发、减少术后残余疼痛,在手术后,我们依然需要采用弧刃针等方法“治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联系QQ948744751 或请发送邮件至 94874475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