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腰椎间盘突出症状

针灸治疗原则有哪些(针灸治疗和病因病机)

“怔忡”二字连用,是出于后世医家,古时只有“心悸”和“心动”等名等。《灵枢·经脉》载:“手厥阴心主之脉,是动则病,心中檐儋大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都称“心下悸”“心动悸”“心中悸”等,也有称“惊悸”“恐悸”的。这因临床常遇到患者主诉心悸而兼惊恐不安,以及惊恐之后可出现心悸的现象。《医学纲目》说:“惊恐亦日心中儋檐大动,谓怕惊而心动也。”可见惊恐、心悸是相连带的证候。元代朱丹溪说:“悸者,证忡之谓。”清代程国彭也说:“悸为心动,谓之怔忡。”下面就证忡的病因、证侯和治疗作简要介绍。


(一)病因

《伤寒明理论》说:“心悸之由,不越二种,一者气虚,二者停饮也。”又说:“饮水多,必心下悸,是停饮也”“其气虚者,由阳气内弱,心下空虚,正气内动,而为悸也”“其停饮者,由水停心下,心为火而恶水。水既内停,心不自安,则为悸也。也有汗下之后正气内虚,邪气交击,而令悸者,与气虚而悸者则又有甚焉”。这是伤寒病见怔忡的病因。

在杂病方面,怔忡往往与肾亏、血虚和痰饮等有关。王肯堂《证治准绳》说:“悸之为病,是心脏之气不得其正,动而为火邪者也。盖心为君火,包络为相火,火为阳,阳主动,君火之下,阴精承之,相火之下,水气承之,夫如是而动则得其正,…….若乏所乘则君火过而不正,变为烦热,相火妄动,既热且妄动,岂不见心悸之证哉。”王肯堂又说:“心者神明居之。经曰:两精相搏谓之神。又曰:血气者人之神。则是阴阳气血,在心脏来始相离也。今失其阴,偏倾于阳,阳亦失所承而散乱。故精神怔怔忡忡,不能自安矣。当自心脏中补其不足之心血,以安其神气。”

以上两条引文,清楚地阐述了肾亏、血虚者,因阴不能养阳,心阳偏亢而散乱,发生怔钟的症状。对痰饮的患者,王肯堂也说:“痰饮停于中焦,碍其经络,不得舒通,而郁火与痰相击于心下,以为怔仲者,必导去其痰,经脉行则病自已。”这就是说痰饮停积,经脉不通,也可以发生怔忡。还有《灵枢·经脉》说的“手厥阴心主之脉是动,则病心中檐儋大动”,这是手厥阴心包络经脉的病,也可引起怔忡。


(二)症状和治疗

1.症状

《伤寒明理论》说:“悸,心松是也,筑筑惕惕然动,怔怔松松不能自安者是也。”张景岳也说:“怔忡之病,心胸筑筑振动,惶惶惕惕,无时得宁者是也。”所以怔仲就是心中筑筑地跳动,惶惶惕惕,久而不宁的一种症状。虽然惊病也有心悸的症状,但是两者有所不同。王肯堂说:“怔仲者,本无所惊,心自动而不宁;惊者,因外有所触动而卒动。”这就指出了怔忡的心悸和惊病的心悸是有区别的。

2.治疗

治疗怔忡,应该根据病因,分别标本,缓急,依照脏腑经络的虚实,运用阴募阳俞,经络表里等理论,结合古人治疗经验选取穴位,以“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总则来决定手法,调和阴阳。下面依照伤寒和杂病不同的病因,重点列出7张处方,以供参考。

(1)伤寒怔仲处方

处方一

适应证:外感未解,心中悸烦者。

处方:外关__,大陵__,合谷+,通里__,中脘+。

条文例:《伤寒论》第102条:“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讨论:成无己说:“伤寒二三日,邪气在表,未尝传里之时,心中悸而烦,是非邪气搏所致,心悸者,气虚也,烦者,血虚也。”所以本方治则以定悸、除烦、解表、补中为主。方义为取外关、合谷发汗解表;大陵、通里定悸除烦;中脘补中,以益气血:取小建中汤和中解表之意。

处方二

适应证:心气不足,脉见结代而悸者。

处方:神门+,太渊+,内关+,心俞+,巨阙+。

条文例:《伤寒论》第177条:“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讨论:柯韵伯说:“伤寒主心,神明不安,故动悸;心不主脉,失其常度,故结代也。”脉见结代,在临床上多见石症,针灸治疗必须十分谨慎。

处方精神以复脉定悸为主。方义为补神门、内关以补心经之不足,并可安神明;配合心俞、巨阙,俞募,也可补心气不足,并可止悸,这是《内经》

十二刺中的偶刺法;太渊是脉之会,补之可补脉气不足,心气足,神明安,脉气复,悸亦自止。本方可适用于一切心气不足,脉见结代的患者。

处方三

适应证:误汗亡阳,心阳不振而悸。

处方:腹中∆,巨阙∆,心俞∆,阴郄∆。

条文例:《伤寒论》第64条:“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讨论:尤在泾道:“心为阴脏,而汗为心之液,发汗过多,心阳则伤。”所以大汗亡阳,心阳不振而悸,针灸治疗以强复心阳为主。处方各穴,均用灸法,目的在于扶助阳气。巨阙、心俞施灸能补益心阳;膻中是气之会穴,亦能补益阳气,并可温暖胸膈;阴郊为心经之那穴,病在危急时灸此穴,可以回阳止汗。以上四穴俱有回阳、止汗、定悸的作用。

处方四

适应证:停饮而怔忡。

处方:水分∆,阴陵泉∆,膻中∆,巨阀∆。

条文例:《伤寒论》第356条:“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

讨论:汪现说:“厥而心下悸者,明系饮水多,寒饮留于心下,胸中之阳不能四布,故见厥。”因为此也属阳虚之证,所以也用灸法,治疗以分利水源为主,兼顾止悸。灸水分、阴陵泉可利尿消水;灸膻中、巨阙可温化胸膈之水气,并可止悸。停饮去,胸下宽释,心阳得宣,悸则停矣。


(2)杂病怔仲方例

处方一

适应证:痰饮征忡。

处方:足三里+,丰隆__,中脘∆,巨阙∆,膏盲∆。

主症:怔仲惊悸,喘咳呕吐,下利眩晕,痞膈壅塞,胸胁间辘辘有声,脉弦滑。

讨论:此证乃痰饮引起怔忡,当以化痰为主。《医学纲目》说:“胸中有痰饮,吐逆不食,取巨阙、足三里,又诸痰饮取丰隆、中院。”此四穴相配,是古人治痰饮的基础成方。另配膏育灸之,也可化痰,兼治喘咳。痰化胸膈开,悸亦自止。若见痰稠而黄,脉滑数,舌苔黄腻,为痰饮郁火而悸,不可用灸,应采用针泻法。

处方二

适应证:血虚怔仲。

处方:神门__,支正__,间使__,足三里+,膈俞+。

主症:面色苍白,耳鸣眼花,心悸或惊恐,脉细数,或细弱。

讨论:血虚怔忡,病程较长,收效也慢,治疗须止悸、益血并重。神门、支正、间使均可止悸、除烦,泻此可泄过盛的火热之气;足三里、膈俞二穴补之可益阴血。若脉细弱,可试用灸法,如灸后怔仲加重应当停灸。

处方三

适应证:肾亏怔忡。

处方:神门__,太溪+,少海+,曲泽+,肾俞+。

主症:怔仲盗汗、咳血、吐衄,遗精骨蒸,崩漏经闭,额赤唇红,五心烦热,口于不寐,脉数无力。

讨论:肾亏怔忡,是水亏火旺,故针灸治疗也以滋水降火为主。泻神门即泻心火,兼起止悸作用;补太溪即滋肾水;少海是心经合水穴,曲泽是心包经合水穴,补本经水穴,也可制本经之火,同时亦有止悸作用;补肾俞可滋肾水,固精止泄,起治本培元的效用。


附:惊和恐的证治

1.惊

(1)病因:惊病的原因可分内外两种。王肯堂《证治准绳》说:“因触于外事,动其心神,心动而神摇。”这是由外因而动摇心神,发生惊悸的症状。《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病惊骇,皆属于火。”这说明了惊骇也可由火而生,就是内因所成。综合内外两因,陈无择说:“惊因事有所大惊而成,名日心惊、胆怯,病在心胆二经。”所以惊病的发生,不论内因和外因,总和心胆二经有关。在经脉方面,《灵枢·经脉篇》也说:“胃,足阳明之脉,是动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是动病时也可发生惊悸。

(2)症状:是因目见异物,耳闻异声,突然心悸,但事过以后,即渐渐平静。这是和怔仲的心跳久而不宁有所不同的。

(3)治疗:以壮心胆、泻相火为主。

(4)处方:阳交+,解溪+,胆俞+,心俞+,内关__。

(5)讨论:阳交、解溪两穴的配合,是古人的经验成方。《百证赋》说:

“惊悸怔钟,取阳交、解溪勿误。”用来治惊,能补少阳、阳明不足。补胆俞、心俞可益心胆之不足。配内关泻三焦与心包的相火。这都是治本之法。


2.恐

(1)病因:恐病的原因也可以分内外两方面。王肯堂说:“因惑于外事,内欠其志,志欠则精却。”这是因外事而引起的恐病。又道:“热伤其肾,肾伤则精虚,精虚则志不足。”即是引起恐病的内因。总的说来,恐是因肾志不足而成。在经络方面《灵枢·经脉篇》说:“肾足少阴之脉,是动则病”“心如悬,若饥状”“心惕惕如人将捕之”。也说明恐病可因肾经而起。

(2)症状:《灵枢·本神》说:“恐惧者神荡惮而不收。”《经脉篇》说:“心惕惕如人将捕之。”从这二句引文,就可见其大概。

(3)治疗:以壮肾志,宁心神为主。

(4)处方:大钟+,通里+,腕骨+,部门+,志室+。

(5)讨论:虽然恐是肾志不足之证,但在症状表现上亦有神荡惮而不收、心神不安的现象,所以取肾经的络穴大钟,补益肾经;取腕骨、通里,主客相配,在此方内起益心宁神的作用;部门亦古人治恐宁神要穴;另配志室以益志固精,此穴又名精宫,顾名思义,即知为肾藏精藏志之所。

证忡、惊、恐,同属情志病,是互为关联的证候,也可分别单见于临床。一般患怔仲者每见惊恐,而易惊恐者不一定常兼怔忡。惊证责在心、胆,恐证责在肾,证忡重在养心安神,在治疗上必须作全面考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联系QQ948744751 或请发送邮件至 94874475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gtzz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