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腰椎间盘突出症状

补肾按什么位置(强腰补肾太溪穴)

“太陽臟獨至,厥喘虛氣逆,是陰不足陽有余也。錶裏當俱瀉,取之下俞。”——《黃帝內經·經脈別論》

 

(接前文)在这里会看到《黄帝内经》的主张,如果出现“太阳脏独至,厥喘虚气逆”这种情况的时候怎么办?要表里俱泄,也就是既要泄足太阴肾经,也要泄足太阳膀胱经。取哪个穴位呢?这地方非常有意思,取之于下俞。下俞指的是哪里呢?是这条经外的俞穴,为什么要下俞呢?因为一般的俞穴是从肘部到手部或者从膝部到脚部这个地方的俞穴,叫做井荥输经合,一共五个穴位,这五个穴位叫五个特定穴,也叫五输穴,出自于《灵枢经·九针十二原》,以后会详细讲,在这里就跟大家提一下。

 

足太阳膀胱经的输穴是在哪里?叫做束骨穴。足少阴肾经的输穴叫太溪穴。大家可能对束骨穴不太了解,但是对太溪穴比较了解。太溪穴就是在脚后跟腱和脚踝内侧中间的交点。太溪穴也是非常出名的一个穴,无论是补肾,还是强腰,很多医家,尤其是近现代的针灸大师都非常喜欢用太溪穴。还有的人用它来治失眠,还有的人用它来治头痛、高血压,都经常用这个穴位。一个是足太阳膀胱经的俞穴束骨穴,一个是足少阴肾经的俞穴太溪穴。这两个穴都在身体的下部,所以说取之于下俞。

 

我们都知道,井荥输经合这五个特定穴分别代表什么呢?一般井穴在四肢的末端,叫做井主心下满,重点用来治疗神志昏迷。荥穴是在指掌关节附近,主身热。输穴多在指掌关节的后方,主体重节痛。我们在这里就会看到,输穴是主体重节痛,体重节痛的时候就会出现“厥喘虚气逆”。再往后叫做经穴,经穴是在外踝关节附近,在腕关节、踝关节附近,这个地方的穴位主喘咳汗热,合穴在肘关节肘膝关节附近,主逆气而泄。这就是井荥输经合所在的位置还有主治。我们熟知的太溪穴就是肾经输穴。还有神门是心经的输穴。我们之前讲过的肺经的输穴是太渊,也是肺经的原穴。

 

我们之前讲过为什么把脉只把这一个位置就能候全身,因为肺朝百脉,全身的气在肺经都有反应,肺经又反映在它的输穴和合穴上,都集中在太渊这个位置,所以把这个穴位就知道全身的情况。小肠经的输穴是后溪,膀胱经的输穴是束骨,肾经的输穴是太溪,胆经的输穴是足临泣,肝经的输穴是太冲,这都是非常著名的穴位。最著名的一个井穴就是肾经的井穴涌泉穴。还有少商、商阳、厉兑、隐白这些在不同经脉上我们也都听说过。荥穴主身体发热,有一个很重要的穴位叫做鱼际,鱼际穴经常用来退肺热。很多人肺里非常热,高热,脸色红,呼出来的气都热的,这种情况下要是手边没有药用针灸怎么办呢?你就一针刺到鱼际穴上进行重刺激泻法,很快这个肺热就泄出来,也可以配合曲池,曲池是大肠经的合穴,主逆气而泄,有很多人有肺热时候还喘,这就是逆气,所以在这个时候再配合曲池,效果就比较好。

 

刚才我们讲的五输穴,还有比较这个著名的穴位就是劳宫穴,劳宫穴也是一个荥穴,是心包经的荥穴。所以为什么揉腹的时候是要两个手的劳宫穴合在一起呢?劳宫主身热,也就是身上最热的地方,同时它也是一个热穴,这两个热穴合在一起全身的阳气就足,用手掌再揉肚子,再揉身体整个任脉,就是从胃到小腹这条经脉,用两个手的劳宫合在一起,用手掌再揉身体的话,就会达到很好的温润脾胃的效果。(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很多人说我要揉腹的话就买的机器给我揉,不如我自己用手掌揉舒服,为什么呢?因为机器毕竟是外物,你要是用自己用手掌来揉的话,你手上的热还有阴阳就可以调整自己的状态。还有我们非常熟悉的足三里,足三里穴是胃经的合穴。

 

我们以前上学的时候经常把这个字叫做荥,是多音字,因为我们学的时候就是由于中国有一各地名叫荥阳。这个字代表火,刺这个穴位就能泻热,所以叫做荥主身热,就是这样一个意思。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一个合穴,所以无论是灸这个穴位还是针刺这个穴位都可以很好的有强壮身体,健脾益胃的效果,所以在门诊上为什么要求有一些患者做艾灸的时候要灸足三里穴,就是发现这个患者足阳明胃经的气不足,所以气血虚要灸足三里。

 

我们再往下看,委中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合穴,这也非常重要,我们经常说的腰背委中求,腰疼和背疼,针刺委中。还有一个穴是昆仑,昆仑是也是膀胱经的经穴,经主喘咳寒热,所以说刺昆仑的话,尤其是膀胱经外感伤寒的这种喘咳寒热,刺激昆仑效果也就非常好。今天因为时间太紧了,就不给大家详细展开了。

 

井荥输经合在身体当中所在的位置一般都是在肘关节和膝关节以下的位置,用五个输穴来调治身体,分别代表着木火土金水,这样就把整个身体调整好了,这五个穴位分别代表着五行,用它们来调理身体五脏的情况,正好又配合上十二正经,这样就达到一个非常好的调整身体状况的方法。古人也专门总结出来五输穴的针刺方法,也叫五行针法,在临床上也经常用,所以这个地方叫做取之于下俞,讲的就是这个意思。(未完待续)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七百六十九。(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药物、药方、针灸以及其他各种治疗和养生方法,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切勿自行应用。如因不当使用所产生的问题,概不负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联系QQ948744751 或请发送邮件至 94874475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gtzz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