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过肺结核,但是没有听说过骨结核,脊柱结核!
骨头还能得结核?!
所以,医生诊断你为脊柱结核,你很诧异。
认识结核病
结核病是一种经呼吸道传播的慢性传染病,全球流行广泛,严重危害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2020年3月24日是第25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今年“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的主题为“携手抗疫防痨,守护健康呼吸”。
提到结核病,我们优先想到的一般都是具有传染性的肺结核。可大家是否想到,结核杆菌感染人体部位,确实不止在肺部。不是没有肺部的感染,就没有患上结核病的。结核病还能存活在骨骼内。发生在骨骼内的结核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久病不治,容易酿成大病。
结核病是伴随人类历史最久远的一种疾病,最早人们从古埃及木乃伊就发现了脊柱后凸畸形。截至目前为止结核病仍然位居传染性疾病死亡率的第一位。结核病最多见的是肺结核,其次是淋巴结核,骨与关节结核位居第三,大约占7%。其中脊柱结核对患者的生命和生活的影响最大。
“生命支柱”遭遇结核
脊柱是生命的支柱。它是最神奇的器官,不但支撑整个身体,而且居然可以自由活动,完成动作。
最重要的是,脊柱中形成椎管保护着我们的脊髓(中枢神经系统),使脑部的命令通过神经传导到达身体各处。
但是,结核最喜欢“啃”脊柱,结核盯上脊柱,毫无疑问,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脊柱结核主要危害:畸形和截瘫,因为它可以破坏人体骨骼的结构。脊柱对于我们人体来说是一个承重结构,一旦它的结构被破坏,人体的承重功能就会受到很大打击,在颈椎、胸椎和腰椎可能出现局部疼痛,脊柱可能出现局部后凸畸形,甚至会出现神经传导信号受阻,从而引起双下肢无力,严重者可能出现大小便失禁或瘫痪。
早期有贫血,体重减轻,容易疲乏,背(腰)部疼痛及放散痛,疼痛主要在脊椎病变部位,发病初期不重,随病变发展而加剧,休息后可减轻或暂时消失;不同部位的病变还可引起各种转移痛,承重,行走和脊柱活动时疼痛加剧。
肌肉痉挛及运动障碍,肌肉痉挛,脊柱活动受限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作用,儿童因熟睡后肌肉松弛,腰部稍动即引起疼痛,出现夜啼,颈椎结核患者常用两手托住头部,腰椎结核患者腰部僵直如板,拾物时不敢弯腰而屈髋,膝(拾物试验阳性),防腰背活动疼痛。
晚期常有背部畸形和寒性脓肿,脓肿穿破后发生合并感染和窦道。
截瘫,未经适当治疗的病人,晚期有脊髓受压,出现部分或完全截瘫,为危害病人的严重合并症。
脊柱结核的治疗
第一招:壁里安柱—营养治疗
人强人欺病,人弱病欺人。
结核病之前被称为是“穷人病”,一是“穷人”的生活居所和工作场所的卫生条件较差;二是“穷人”营养不良、劳累过度进而造成免疫力低下,这两个原因都导致“穷人”更容易被传染,进而更容易发病。
早期没有特效药,面对结核病,医生能给的治疗方法就是找到一个阳光、空气非常好的地方,让这些患者们吃好喝好,等待自愈。
所以结核病又称为是一种“穷人得的富贵病”。因为穷人一旦得了这种病,就得像富人那样去吃各种有营养的食物,这样才能够使病早日好转。
甚至包括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庆余年中的林婉儿得了所谓的肺痨,科学的应对方法就是多吃鸡腿。
营养不良在结核病患者中极为常见,特别是贫穷相关的营养不良是结核病发病的一个高危因素,如果患者确诊结核病时伴营养不良,预测其死亡率或复发结核病风险明显增加。
结核病的发生、发展与营养不良密切相关。细胞免疫是宿主抵御结核病的关键,营养不良严重影响细胞免疫功能,是结核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同时,促使潜伏性结核感染进展为活动性结核的可能性增加。
结核病患者长期处于高代谢状态,饮食应遵循: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结核病患者摄入能量为35~50 kcal/kg/d,摄入蛋白质1.2~2.0 g/kg/d。
第二招:祛疾除疴—抗痨治疗
结核病系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消耗性传染病,又称疥病和“白色瘟疫”,是一种古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治疗这种病症的药物为抗结核病药。
现在普遍认为,结核病灶中存在4种不同状态的菌群,A群为持续生长繁殖菌,B群为间断繁殖菌,C群为酸性环境中半休眠状态菌,D群为完全休眠菌。一线抗结核药物并非对所有代谢状态的细菌有效,例如链霉素对C群菌完全无效,只有吡嗪酰胺对此菌群作用最强。B、C群结核菌可保持在体内很长时间,化疗药物应使用足够的疗程才能杀灭。
国家基本药物文本规定抗结核药物(含复合剂)共11种。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对氨基水杨酸钠、乙胺丁醇、利福喷汀、链霉素、丙硫异烟胺以及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异烟肼利福平和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钠复合制剂。
20世纪30年代前:治疗结核病主要采取休息、多吸新鲜空气、增加营养提高抵抗力的卫生营养疗法。但由于当时缺乏有效的抗结核杆菌药物,其治疗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治愈率仅25%,死亡率位居所有疾病之首。
30~50年代:以上述营养疗法为基础,用物理方法压缩肺组织(肺空洞)促进病灶愈合,治愈率上升至40%左右。
50年代后:随着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等大量抗结核杆菌药物的出现,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疗效。治愈率曾达90%,甚至100%。
但近年来,由于多药耐药性结核杆菌的发展以及治疗不规范等多种原因,使结核病疫情回升,范围变广,重新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传染病。
脊柱结核的化疗原则和肺结核的化疗原则一样,遵循“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的用药方针。
第三招:刮骨疗毒—手术治疗
脊柱结核应该怎么治疗?脊柱结核的治疗有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80%到90%的脊柱结核病人完全可以通过口服抗结核治疗达到症状的缓解甚至治愈,治疗时应该局部制动。防止局部病情加重,防止病理性骨折,减少体力消耗,局部制动是治疗脊柱结核的重要环节。
在脊柱结核早期病变,范围较局限,椎体破坏不严重,仅有表面轻微破坏,并且无局部畸形、神经压迫及死骨、窦道形成的情况下,可考虑行单纯的药物治疗,常用的抗结核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等。
当出现以下情况要考虑手术治疗:
(1)骨质破坏影响脊柱稳定性;(2)神经组织受压,出现进行性加重的瘫痪症状;(3)进行性加重的后凸畸形;(4)流注脓肿形成、较大死骨和椎体空洞、经久不愈的结核窦道。
脊柱结核手术目的是清除结核病灶、解除神经压迫、重建脊柱稳定性,尽可能挽救神经功能和重建脊柱稳定。
治疗脊柱结核手术分为前路、后路和前后路联合手术,例如:单纯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联合后路内固定、单纯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等。
部分患者脊柱结核造成椎体骨质破坏,脊柱稳定性丧失,或手术清除病灶后造成大的骨质缺损,此时需要植骨和内固定来重建脊柱稳定。
植骨融合内固定是脊柱结核手术的重要手段。临床上常用的植骨材料包括自体骨、同种异体骨、异种骨和其他生物骨材料,自体髂骨是公认的最佳植骨材料。
器械内固定比外固定更加稳定可靠,为植骨提供良好的骨质生长环境,有效纠正脊柱后凸畸形,恢复脊柱正常力线。
充分认识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的关系,有效的药物治疗是杀灭结核杆菌、治愈脊柱结核的根本措施!大部分患者仅需要规范使用药物治疗即可治愈,某些情况下需要手术干预,手术治疗是整个治疗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辅助手段,不能代替药物治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联系QQ948744751 或请发送邮件至 94874475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