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当受凉,长期久坐、伏案工作保持一个姿势姿势太久的话,会感觉腰背部紧绷、板滞僵硬甚至酸胀疼痛的感受,很多时候去医院检查有一些就被误诊为腰椎病、腰突症等等一系列检查未见异常。今天来给大家谈谈这个病的中西医的诊治。
1.定义:腰背肌筋膜炎是指因寒冷、潮湿、慢性劳损而使腰背部肌筋膜及肌组织发生水肿、渗出及纤维性变,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2.生理病理:长期在潮湿、寒冷的气候环境,是最多见的原因之一,慢性劳损为另一重要发病因素。腰背部肌肉,筋膜受损后发生纤维化改变,使软组织处于高张力状态。局部肌肉、筋膜过度收缩,挤压局部的毛细血管和末稍神经出现疼痛。如长期一个姿势保持、久坐、久站等肌肉变态反应等都是诱因。
3.中医病因病机:中医里属于慢性伤筋范畴,在针灸里属于经筋病范畴,以局部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为主,《灵枢·本脏》曰:"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故在治疗上以疏筋活血、行气止痛为主。通过针灸推拿治疗,可使局部肌肉、筋膜的病变组织松解,促进血液流畅,达到修复筋膜组织,舒筋通络,从而实现通则不痛的效果。
4.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腰背部弥漫性钝痛,尤以两侧腰肌及髂嵴上方更为明显。局部疼痛、发凉、皮肤麻木、肌肉痉挛和运动障碍。
疼痛特点是:晨起痛,日间轻,傍晚复重,长时间不活动或活动过度均可诱发疼痛,病程长,且因劳累及气候变化而发作。
查体:局部按压时患部有明显的局限性压痛点,触摸此点可引起疼痛或放射感。有时可触到肌筋膜内有结节状物。对于针灸推拿医生来说,触诊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在治疗过程中的选穴、配穴、针刺的角度、深度都是很有指导意义的。
5.治疗:
(1)一般治疗 解除病因,注意保暖,局部热敷,防止受凉。急性期注意休息。
(2)药物治疗:消炎镇痛药(应严格控制使用皮质激素类药物)等。
(3)封闭疗法、理疗等治疗。
(4)针刀治疗:有明确的肌结节及末梢神经卡压征者,是施行小针刀疗法的最佳适应症。经小针刀局部松解术后,效果明显。尽量不吃药,不用激素类药物。
(5)中药治疗:中药可以选用活血化瘀等外用药,加热后外敷,通过外敷于患处,修复筋膜病灶组织,使肌肉和筋膜组织彻底闭合,自外向内根除病症;通过激发肌体的调节功能,迅速消除疼痛,促进血液流畅,达到筋膜的恢复,最终达到治愈筋膜炎的目的。
6.这里主要谈谈中医针灸治疗:这类疾病在针灸里属于经筋病范畴,根据疼痛范围及部位首先考虑足太阳经筋病,原文其中提及:"足太阳经筋:起始于足小趾,上结于外踝;斜上结于膝部;下方沿足外侧结于足跟,向上沿跟腱结于腘部;其分支结于小腿肚(腨内),上向腘内侧,与腘部一支并行上结于臀部;向上夹脊旁,上后项。
其病症,主要可见小趾僵滞不适和足根部掣引酸痛,腘窝部挛急,脊背反张,项筋拘急,肩不能抬举,腋部僵滞不适,缺盆中如纽掣样疼痛,不能左右活动。
针灸治疗这类疾病可以说是信手拈来,对于这类疾病我也遇到过很多,很多时候非针灸推拿专业的医生多半会从腰椎退行性病变、腰突症、或者腰肌劳损考虑。我个人而言,更偏向经筋病来诊治。具体治疗方案:总体思路:局部通络、远道通经!
针灸处方:局部阿是穴(如何准确的寻找,之前的文章里已详细提及),也可以运用传统经穴:比如三焦俞、气海俞、白环俞、中旅俞、腰眼等穴位,若平时局部畏寒,体质偏虚弱的可以配伍命门、腰阳关等温针灸治疗。远端根据经络所过、主治所及原则可以配伍昆仑、飞扬、承山、腰痛点、后溪等等穴位。
针道真言:最后生活中当以保护预防为主,治疗要选择彻底根除的方法,防止复发。日常要注意保暖,局部热敷,防止受凉。急性期注意休息。
这类筋膜炎的患者,平时应多注意保暖、避免长时间的保持一个姿势,三分医、七分养,重在后期功能锻炼及康复!谢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联系QQ948744751 或请发送邮件至 94874475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