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骨折的概念
骨折是指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破坏或中断。当骨骼承受的力量超过自身强度时,骨折就会发生。
02骨折常见病因
1、受到间接暴力
暴力没有直接作用于损伤部位,从其他部位传导所致,如突然从高处跌落时,脚先着地。由于受到重力因素,身体会快速向前屈曲,导致胸腰脊柱交界的椎体出现爆裂性骨折或压缩性骨折,这就是所谓的间接暴力。
间接暴力可通过作用纵向传导或扭转作用,引起骨骼远处骨折。间接暴力导致的骨折主要发生在腰椎骨折、上肢骨折和髋关节骨折,建议定期治疗,避免后遗症。
2、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骨折一般是由于轻微的外伤或者外力作用下引起的。
一般骨质疏松的人骨头比较脆弱,易发生骨折,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骨质疏松的患者不小心跌倒,就有可能骨折。
3、直接暴力
绝大多数骨折是由于直接暴力导致,人体骨骼在遭受重创以后就会发生骨折,而且常伴随不同程度的软组织破坏。
直接暴力也就是直接作用在骨骼上,从而引起骨折。如果小腿受到车轮撞击时会引起胫腓骨骨干骨折。直接暴力导致的骨折发生时,受伤部位周围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损伤。
4、积累性劳损
走路太多的话会引起第二和第三跖骨和腓骨下1/3部位骨干骨折,这就是所谓的积累性劳损。当肢体某一部位长时间受到轻微损伤或损伤次数增多时,就会增加发生骨折的风险。
03骨折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
(一)依据骨折是否和外界相通可分为
1. 开放性骨折
骨折附近的皮肤和粘膜破裂,骨折处与外界相通。耻骨骨折引起的膀胱或尿道破裂,尾骨骨折引起的直肠破裂,均为开放性骨折。因与外界相通,此类骨折处受到污染。
2. 闭合性骨折
骨折处皮肤或粘膜完整,不与外界相通。此类骨折没有污染。
(二)依据骨折的程度分类
1. 完全性骨折
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全部中断,管状骨骨折后形成远、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骨折段。横形、斜形、螺旋形及粉碎性骨折均属完全性骨折。
2. 不完全性骨折
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仅有部分中断,如颅骨、肩胛骨及长骨的裂缝骨折,儿童的青枝骨折等均属不完全性骨折。
(三)依据骨折的形态分类
1. 横形、斜形及螺旋形骨折
多发生在骨干部。
2. 粉碎性骨折
骨碎裂成两块以上,称粉碎性骨折。骨折线呈“T”形或“Y”形时,又称“T”形骨折或“Y”形骨折。
3. 压缩骨折
松质骨因压缩而变形,如椎体和跟骨。
4. 星状骨折
多因暴力直接着力于骨面所致,如颅骨及髌骨可发生星状骨折。
5. 凹陷骨折
如颅骨因外力使之发生部分凹陷。
6. 嵌入骨折
发生在长管骨干骺端皮质骨和松质骨交界处。骨折后,皮质骨嵌插入松质骨内,可发生在股骨颈和肱骨外科颈等处。
7. 裂纹骨折
如长骨干或颅骨伤后可有骨折线,但未通过全部骨质。
8. 青枝骨折
多发生在小儿,骨质部分断裂,骨膜及部分骨质未断。
9. 骨骺分离
通过骨骺的骨折,骨骺的断面可带有数量不等的骨组织,是骨折的一种.
(四)依据解剖部位来分类
如脊柱的椎体骨折,附件骨折,长骨的骨干骨折,骨骺分离,干骺端骨折,关节内骨折等。
(五)依据骨折前骨组织是否正常分类
1. 外伤性骨折
骨结构正常,因暴力引起的骨折,称之为外伤性骨折。
2. 病理性骨折
病理性骨折不同于一般的外伤性骨折,其特点是在发生骨折以前,骨本身即已存在着影响其结构坚固性的内在因素,这些内在因素使骨结构变得薄弱,在不足以引起正常骨骼发生骨折的轻微外力作用下,即可造成骨折。
(六)依据骨折稳定程度分类
1. 稳定性骨折
骨折复位后经适当的外固定不易发生再移位者称稳定性骨折。如裂缝骨折、青枝骨折、嵌插骨折、长骨横形骨折等。
2. 不稳定性骨折
骨折复位后易于发生再移位者称不稳定骨性骨折,如斜形骨折,螺旋骨折,粉碎性骨折。股骨干既是横骨折,因受肌肉强大的牵拉力,不能保持良好对应,也属不稳定骨折。
(七)依据骨折后的时间分类
1. 新鲜骨折
新发生的骨折和尚未充分地纤维连接,还可能进行复位者,2~3周以内的骨折。
2. 陈旧性骨折
伤后三周以上的骨折,三周的时限并非恒定,例如儿童肘部骨折,超过10天就很难整复。
04骨折一般的临床表现
1、 骨折后一般局部表现
(1)疼痛、压痛:移动患肢时疼痛加剧;触诊时骨折处可有局限性压痛和轴向叩击痛。
(2)局部肿胀、瘀斑:骨折之后,骨髓、骨膜以及周围组织血管破裂出血,在骨折处形成血肿,以及软组织损伤所致水肿,致病肢严重肿胀,甚至出现张力性水疱和皮下瘀斑,由于血红蛋白的分解,皮下瘀斑可呈紫色、青色或黄色。
(3)功能障碍:骨折后,肢体内部支架断裂和疼痛所致。
2、骨折后的全身表现
(1)休克:多见于多发性骨折、骨盆骨折、股骨骨折、和严重的开放性骨折,患者常因大出血、剧烈疼痛或并发内脏损伤等引起休克。
图中显示的各部位骨折失血量,表示的是闭合性骨折(也就是骨折部位没有破口,看不到出血),出血都在身体局部的内部,外面是看不到出血的。从上面可以看到骨盆骨折的出血量最大,5000ml是什么概念,基本上一个人的全身的血液都流到骨盆里面了,短时间内的大量出血很容易导致死亡。
(2)发热:在严重损伤、有大量内出血,血肿吸收时发生,体温可升高,通常不超过38度。
05骨折典型的临床表现
骨折的特有局部体征:畸形、异常活动、骨擦音或骨擦感
1、畸形:骨折端出现错位可以导致骨折的肢体外形发生改变,主要表现为缩短、成角或旋转等
2、异常活动:正常情况下肢体不能活动的部位,骨折后出现异常活动。
3、骨擦音或骨擦感:骨折后,两骨折端相互摩擦时,可产生骨擦音或骨擦感。出于人文道德的角度,这种特征一般情况下不要去主动触发。
06骨折的辅助诊断方式
1. 出现畸形时易与关节脱位相混淆。
2. 仅有一般局部表现或全身表现时,易与软组织损伤及炎症相混淆。
因而临床上针对骨折的辅助检查必不可少。
1. X线检查
X线片需拍摄正、侧位,并包括邻近关节。必要时拍摄特殊位置或健侧对应部位的X线片。
2. CT检查
在某些骨折如在髋关节、骨盆、脊柱的骨折脱位中,CT对判断骨折破坏程度、移位状态等具有优势。
3.MRI检查
可明确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情况、膝关节半月板及韧带损伤,关节软骨损伤情况。
07骨折的治疗措施
治疗骨折有三大原则:即复位、固定和功能锻炼
1、复位:复位是将移位的骨折段恢复正常或近乎正常的解剖关系,重建骨的支架作用。是治疗骨折的首要步骤,也是骨折固定和功能锻炼的基础。早期正确的复位,是骨折愈合过程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2、固定:即将骨折维持在复位后的位置,使其在良好对位情况下达到牢固愈合,是骨折愈合的关键。
骨折后简单固定:及时、正确的固定,对预防休克,防止伤口感染,避免神经、血管、骨骼、软组织等再遭损伤有极好作用。
急救固定器材:院外急救骨折固定时,可就地取材,采用如各种2cm-3cm厚的木板、竹杆、竹片、树枝、木棍、硬纸板,以及伤者健(下)肢等为固定代用品。
骨折后正确合理的搬运:否则会导致损伤加重,甚至损伤脊髓神经,尤其是脊柱损伤时,要注意多人平托,而不是扛背患者。
3、功能锻炼
早期 1-2周 患肢肌主动舒缩活动
中期 2周后 骨折上下关节活动
晚期 临床愈合后 增大关节活动范围和肌力
08骨折的愈合的过程
1、骨折后第一周血肿形成期,
2、骨折后2~3周,纤维性骨痂期。
3、骨折后3~4周,原始骨痂期。
4、骨折5~12周,成熟骨痂期。
09成人骨折愈合时间
10骨折常见并发症
1、早期并发症
1.1休克
休克的主要原因是出血,特别是骨盆骨折、股骨骨折 和多发骨折,其出血量 大者可达2000ml以上,严重的开放性骨折或并发内脏器官损伤时亦可导致休克甚至死亡。出血量较大的骨折,在血肿 吸收时可出现低热,但一般不超过38°C,开放性骨折病人出现高热时,应考虑为感染的可能。
1.2脂肪栓塞综合症
发生于成人,是由于骨折处髓腔内血肿张力过大,骨髓被破坏,脂肪滴进入破裂的静脉窦内,可引起肺、脑脂肪栓塞。临床表现为呼吸功能不全,发绀,胸部拍片右广泛性肺实变。动脉低血氧可致烦躁不安,嗜睡,甚至昏迷死亡。
1.3骨筋膜室综合症
定义: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综合症。最多见于前臂掌侧和小腿。
病因:常由创伤、骨折的血肿和组织水肿使骨筋膜室内内容物体积 增加或外包扎过紧、局部压迫使骨筋膜室容积减小而导致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所致。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可使供应肌肉的小动脉关闭,形成缺血—水肿—缺血的恶性循环。
1.4重要内脏器官损伤
肝、脾破裂:严重的下胸壁损伤,除可导致肋骨骨折外,还可能引起脾和肝破裂出血,导致休克。
肺损伤:肋骨骨折时,骨折端可使肋间血管及肺组织损伤,而出现气胸、血胸或血气胸,引起严重的呼吸困难。
膀胱和尿道损伤:由骨盆骨折所致,引起尿外渗所致的下腹部、会阴部疼痛 、肿胀以及血尿、排尿困难。
直肠损伤:可由骶尾骨骨折所致,而出现下腹部疼痛和直肠内出血。
1.5重要周围组织损伤
重要血管损伤:常见的有股骨髁上骨折,远侧骨折端可致腘动脉损伤,胫骨上段骨折,可造成胫前或胫后动脉损伤,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近侧骨折端易造成肱动脉损伤。
2、早期并发症
2.1坠积性肺炎
主要发生于因骨折长期卧床不起的病人,特别是老年、体弱和伴有慢性病的病人,有时可因此而危及病人生命。应鼓励病人积极进行功能锻炼及早期下床活动。
2.2压疮
严重创伤骨折,长期卧床不起,身体骨凸起处受压,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易形成压疮。常见部位有骶骨部、髋部、足跟部。特别是截瘫病人,由于失神经支配,却感觉和局部血液循环更差,不仅更易发生压疮,而且发生后难以治愈,常成为全身感染的来源。
2.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多见于骨盆骨折或下肢骨折,下肢长时间制动,静脉血回流缓慢,加之创伤所致血液高凝状态,易导致血栓形成。应加强活动锻炼,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或口服华法林,预防其发生。
2.4感染
开放性骨折,特别污染较重或伴有较严重的软组织损伤者,若清创不彻底,坏死组织残留或软组织覆盖不佳,导致骨外露,可能发生感染。处理不当可致化脓性骨髓炎。
2.5损伤性骨化
又称骨化性肌炎。由于关节扭伤、脱位或关节附近骨折,骨膜剥离形成骨膜下血肿,处理不当使血肿扩大,血肿机化并在关节附近软组织内广泛骨化,造成严重关节活动功能障碍。特别多见于肘关节,如肱骨髁上骨折,反复暴力复位或骨折后肘关节伸屈活动受限而进行的强力反复牵拉所致。
2.6创伤性关节炎
关节内骨折,关节面遭到破坏,又未能准确复位,骨愈合后使关节面不平整,长期磨损易引起创伤性关节炎,致使关节活动时出现疼痛。
2.7关节僵硬
患肢长时间固定,静脉和淋巴回流不畅,关节周围软组织中浆液纤维性渗出和纤维蛋白沉淀,发生纤维粘连,并伴有关节囊和周围肌肉挛缩,致使关节活动障碍。这是骨折和关节损伤最常见的并发症。及时拆除外固定和积极进行功能锻炼是预防和治疗关节僵硬的有效方法 。
2.8缺血性骨坏死
骨折使某一骨折端的血液供应被破坏,而发生该骨折端缺血性坏死。常见的有腕舟骨骨折后近侧骨折端缺血性坏死,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2.9缺血性肌挛缩
是骨折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骨筋膜室综合症处理不当的严重后果。它可由骨折和软组织损伤直接所致,更常见的是骨折处理不当所造成,特别是外固定过紧。提高对骨筋膜室综合症的认识并及时予以正确处理,是预防缺血性肌挛缩的关键。一旦发生,则难以治疗,效果极差,常致严重残疾。典型的畸形是爪型手和爪型足。
10骨折并发症护理
1、骨筋膜室综合征::①原因:四肢骨折时,骨折部位骨筋膜室内的压力增高,导致肌肉和神经急性缺血。②表现:骨筋膜室综合征好发于前臂掌侧和小腿,应密切观察石膏固定肢体的末梢血液循环,注意评估“5P”征:疼痛(pain)、苍白(pallor)、感觉异常(paresthesia)、麻痹(paralysis)及脉搏消失(pulseless)。③处理:一旦出现肢体血液循环受阻或神经受压的征象,立即将患肢平放于心脏水平,并通知医师全层剪开固定的石膏,严重者须拆除,甚至行肢体切开减压术;酌情给予病人持续吸氧,湿敷硫酸镁或静脉滴注甘露醇以促进患肢消肿,监测肾功能和血电解质等;因病人常并发肌红蛋白尿,应给予足量补液以促进排尿。
2、化脓性皮炎:①原因:多因石膏塑形不好,石膏未干固时搬运或放置不当等致石膏凹凸不平引起;部分病人可能将异物伸入石膏内搔抓石膏下皮肤,导致肢体局部皮肤受损。②表现:局部持续性疼痛、形成溃疡、有恶臭及脓性分泌物流出或渗出石膏。③处理:一旦发生应及时开窗检查及处理。
3、石膏综合征:①原因:石膏包裹过紧,影响病人呼吸及进食后胃的扩张;手术刺激神经及后腹膜致神经反射性急性胃扩张;过度寒冷、潮湿等致胃肠功能紊乱。②表现:部分行躯干石膏固定者可能出现反复呕吐、腹痛甚至呼吸窘迫、面色苍白、发绀、血压下降等。③预防:缠绕石膏绷带时不可过紧,且上腹部应充分开窗;调整室内温度在25℃左右、湿度为50%~60%;嘱病人少量多餐,避免过快过饱及进食产气多的食物等。④处理:发生轻度石膏综合征可通过调整饮食、充分开窗等处理;严重者应立即拆除石膏,予禁食、胃肠减压及静脉补液等处理。关于骨折石膏固定技术总结及注意事项【点击链接获取更多】
4、失用综合征:由于肢体长期固定、缺乏功能锻炼导致肌萎缩;同时大量钙盐溢出骨骼可致骨质疏松;关节内纤维粘连致关节僵硬。因此石膏固定期间应加强未固定肢体的功能锻炼。
5、出血:创面出血时,血液或渗出液可能渗出石膏外,应用记号笔标记出范围、日期,并详细记录。如血迹边界不断扩大须及时报告医师,必要时协助医师开窗以彻底检查。
6、坠积性肺炎:①原因:病人长期卧床,呼吸道分泌物排不出来,坠积于肺内,会导致肺感染。合并慢性支气管炎的老年人长期卧床更容易出现肺炎。出现肺炎时病人发热,呼吸急促,肺脏听诊有罗音,X线检查肺内有片状阴影。②处理及护理:①深呼吸。卧床病人要每天做深呼吸训练。深呼吸能促进肺脏充分张开,增加肺活量,有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促进痰液排出。②咳痰训练。每天都要做咳痰训练,充分排出呼吸道分泌物。骨折病人常因疼痛不敢咳痰。要鼓励病人进行咳痰。③定时拍背。每天定时用手替病人拍打背部,促进痰液排出。
7、下肢静脉血栓形成:①原因:卧床病人因肌肉不运动,下肢静脉血回流缓慢,容易形成血栓,堵塞静脉,出现肢体肿胀、疼痛。血栓可以脱落,沿血管走行,造成重要脏器栓塞。这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②处理及护理:①口服抗凝药物。每天口服小剂量阿斯匹林(50毫克)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老年人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因此,都应服用抗凝药。②肌肉舒缩活动。肌肉反复收缩、舒张,象泵一样,促进静脉血流动,防止血栓形成。③避免肢体受压。石膏或夹板固定时要注意松紧度适当,尤其要防止局限性压迫,否则静脉回流不畅易形成血栓。对卧床病人要经常协助其变换下肢位置,避免肢体下方长期受压。
8、泌尿系感染及结石:①原因:长期卧床病人全身骨骼脱钙明显,大量钙盐从肾脏排出。如饮水不多,钙盐易在肾脏或膀胱形成结石或引起感染。②处理及护理:①多饮水。生活规律,定时定量饮水,保证每天尿量2000毫升以上。②注意功能锻炼。即使是卧床病人也应加强在床上活动无病肢体。患肢应积极行肌肉舒缩活动。这样,骨骼不断受到肌肉收缩力的作用,脱钙减少,可防止结石发生。③变化体位。病情允许时要经常变化体位,防止钙盐沉积,减少结石发生。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病人,可定时协助翻身。股骨上段骨折病人,在牵引或手术治疗后可适当坐起。
9、其他:由于行石膏固定术后长期卧床,病人还可能出现压力性损伤、便秘、石膏综合征等并发症,应加强观察并及时处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联系QQ948744751 或请发送邮件至 94874475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