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约有18%的女性和6%的男性发生髋部骨折,股骨颈骨折约占其中一半,多见于骨质疏松的老年女性患者,骨折后易发生骨折不愈合和缺血性坏死,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
股骨颈骨折的分型对其诊疗很有帮助,其分型方法较多,应用各不相同,很多骨科医生容易混淆,笔者对其分型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希望对临床医生有一定的帮助。
按骨折部位分型
早在1823年,Sir Astley Cooper首次提出将股骨颈骨折分为囊内骨折和囊外骨折,这对股骨颈骨折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股骨颈骨折还可以按骨折线发生部位分类,分为股骨头下骨折(头下型)、经股骨颈骨折(经 颈型)和股骨颈基底部骨折(基底型)。
头下型的骨折线在股骨头下,容易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经颈型的骨折线在股骨颈中部;基底型的骨折线位于股骨颈与大、小转子间连线处。这种分类虽然较为简单,但是对临床初步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Pauwels分型
Pauwels分型是由德国医师Friedrich Pauwels在1935年首次提出,根据远端骨折线与两端髂嵴水平连线的夹角(Pauwels角)将股骨颈骨折分为3型:Ⅰ型的Pauwels角<30°,又称外展骨折;Ⅲ型的Pauwels角>50°,又称内收骨折;Ⅱ型的Pauwels角介于Ⅰ、Ⅲ型之间。
Pauwels角越大,其垂直方向上的剪切力越大,骨折越不稳定。这种分型直接从纯机械力学角度评判骨折的稳定性,方便快捷,但是角度的测量受X线片拍摄角度影响很大,因此临床指导意义不大。
Linton分型
Linton分型也是按照骨折线走向分型的,最早由Linton医生在1944年提出,根据骨折线与股骨干纵轴的垂线之间的夹角(Linton角)大小将股骨颈骨折分为3型:Ⅰ型Linton角<30°,此型最稳定;Ⅱ型Linton角30°~50°,稳定性较差;Ⅲ型Linton角>50°,稳定性极差。但因术前测量不准确,干扰因素多,现临床使用较少。
Garden分型
Garden分型最早由英国骨科医生Garden R S在1961年提出,主要针对头下股骨颈骨折的分型,后来被大家广泛接受,逐步发展为全部股骨颈骨折的分型,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分型方法。
其根据髋关节正位X线片上骨折移位的程度将股骨颈骨折划分为4型:Ⅰ型为不完全骨折,股骨颈的完整性部分中断;Ⅱ型为完全骨折,但是无移位;Ⅲ型为完全骨折,存在部分移位;Ⅳ型为完全骨折,严重移位。
该分型通过骨折程度和移位情况来分型,简单明了,但是由于仅从正位X线片上判断,受摄片影响和观察者的主观影响较大,且后来也有专家提出该分型的诸多不足。
AO分型
AO分型是指对骨折进行五位数编码,前两位是对骨折部位的明确,后三位是指形态的分类,将全身骨骼以数字编码,并将每个骨骼分为3个部位,即近端、骨干、远端,再将某一部位的骨折根据形态分为3型。
股骨颈骨折记为31-B,31-B1:头下骨折无或轻度移位;31-B2:经股骨颈骨折;31-B3:头下骨折伴移位。
虽然AO分型比较全面,能够较好地反映骨折的严重程度及手术的难度,但主要在学术交流中使用,临床上应用较少。
小结
股骨颈骨折分型较多,各有优势和缺点,适用于不同条件,但是无论哪种分型,其治疗目的最终都希望达到满意的复位。股骨颈骨折复位的基本原则是股骨头获得股骨距的支撑,应避免内翻和股骨头的下移,轻度的外翻畸形是可以接受的。
Garden医生很早就提出用对线指数来评估股骨颈骨折的复位情况,即在正常髋关节正位片上股骨头压力骨小梁与股骨干内侧皮质成角约为160°,正常的髋关节侧位片上股骨头轴线与股骨颈轴线约呈180°。Garden医生对50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长达15年的随访分析,发现解剖复位的股骨颈骨折均愈合了,即对线指数正位片上呈160°,侧位片上呈180°,正位和侧位片上的对线指数都在155°~180°时,6.6%的患者发生了股骨头坏死塌陷;超过这个范围,股骨头坏死塌陷风险大幅增加。很多后来的研究者又将此对线指数称为Garden指数。
总体而言,股骨颈骨折复位后正位和侧位片上的Garden指数在155°~180°是可以接受的,在该范围骨折愈合率高,相对安全;超出这个范围提示复位对线不佳,非解剖复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风险明显增加。股骨颈骨折的分型和复位标准在临床与科研工作中非常重要,值得每位骨科医生准确掌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联系QQ948744751 或请发送邮件至 94874475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