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法针灸里头,有九针。肩周炎初病时,循经输穴就可以了;如果发展再进一步,循经点刺就可以;再进一步,拔罐也可以;病由表入里,拔罐不出罐印的,灸就可以;再进一步入里,小针解开,摸后背看是不是小肠经的淤堵,轻者,可以用小肠经的输穴;再重,小肠经循经点刺;再重者,后背肩胛骨拔罐放血;再重后背点刺放血,再重,。。。。诸如此类。
古派juling针灸,弘扬的是经络辩证。其他的松解方法,就不太重视了。其实九针里头,已经包括了许多的方法。千百年的发展,学人各有收获。如果是单纯是以治痛为目的,罔顾身体内外的关系,治痛可能会成为灾难。
痛,是身体里头的一个信号。比如说,欧洲人的治痛方法,如同关警报器。怎么说呢?比如说,家里头装个警报器。来警惕火灾。忽然一天家里着火了, 警报器鸣叫起来,主人正在睡觉,嫌这个鸣声吵着,于是关掉警报器,继续睡去了。
大家听到这个说法。一定会说这个主人很傻。为什么呢?警报器关掉了,火没有灭啊! 这个是欧洲人教人吃止痛片的治痛方法。
现在人的刀针松解方法,也逃不了这个嫌疑。为什么呢?我们说肝主筋,大凡筋拉紧了,一定是有个地方的筋腱粘连起来了。你不问到底为什么这个筋为什么拉紧?为什么粘连?一味地用针刀把这个粘连松开,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
我们说肝主筋。肝的气血不足,筋自然就是要养分不够。你看到的只是筋的拉紧。你有没有看到肝的气血不足?
脏腑的功能,是首先要来保证身体的重要功能。实在没有办法,就要舍去枝末。结果我们只照顾枝末,不去考虑肝的气血,这是丢帅保兵的方法。
所以我们用的经脉辩证的方法,两头都要照顾到。
治痛不难,要兼顾脏腑的气血均衡,是要对每一个病者负责。所以古人治病,必定要用脉法参究。痛去之后,还要继续调理,直到脉平方可。但是世人愚昧,以为各种方法治痛,能止痛就可以了,殊不知,治痛如果不顾身体的成本,无异于饮鸩止渴。
所以我们用经脉辩证的古派针灸,一方面要扫荡淤堵病气,另一方面也要调理经脉气血。里外兼顾。而不是用西人的肌肉神经的理论去松解粘连。粘连去了,气血不到,暂时是痛止了,可是脏腑气血依旧缺乏,痛依然会反复。
这种方法我们不赞同,为什么呢?以牺牲脏腑的气血均衡为条件为前提。这个就是关掉警报器,而罔顾火灾的办法。比如说,要治疗肩周炎。治疗的方法很多。但是要分内外,先治外。肩周有六条经脉通过,三条阴经,三条阳经。手阳明,手少阳和手太阳。
如果一个人的手不可以往上抬举。这个是手阳明大肠经的问题。治疗方法上头都讲了,如果一个人的手不可以后背,这个是小肠经的问题。如果手不能摸头,这个是三焦经的问题。 阴经出现的肩周炎,比较少见了。可以暂时不予考究。你治好痛了之后,要考虑肺的问题了为什么呢?你看《灵枢经·经脉篇》: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胀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渴,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 气虚则肩背痛寒,是不是也要考虑一下肺的问题呢?
治好之后,怎么认定你的治疗内外都包括了呢 ?气血内外都均衡了呢?
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如果你真的明白了内外兼治的道理,你要懂得什么是人迎寸口脉的均衡。所以你看灵枢经,你就知道我们古人的智慧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联系QQ948744751 或请发送邮件至 94874475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