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伤寒论》中,有这样一段话:“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以阳气内微”。因此,古人从农历五月就开始驱毒避邪,疗疾养生。在众多祛毒风俗中,挂艾草一直传承到现在。艾草在古代一直是药用植物,中医在此基础上研究出艾灸。正确的艾灸应该如何做?有什么注意事项?我们请北京中医医院针灸/康复/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郭静来说一说。
艾灸有冬病夏治之效
艾草入药,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的功效,治疗虚寒性的妇科疾患尤佳,还可以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寒湿痹痛、胃脘痛、腹痛等。现代研究证明,艾草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且能平喘、镇咳及祛痰,因而能治慢性支气管炎与哮喘。
由于艾草气味芳香,性温热,具纯阳之性,再加上容易燃烧,火力温和,故为灸法的主要原料。作为艾草的常用方法,艾灸主要有3种功效。
1.温经散寒:治疗寒凝血瘀、经络痹阻、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关节疼痛、痛经、月经不调、胃脘痛、腹痛、泄泻等。
2.扶阳固脱:临床上可见中气不足或是中气下陷导致的遗尿、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
3.防病保健:调动机体的正气使人精力充沛。根据冬病夏治的理论,对于一些冬季容易犯的疾病,像关节疼痛、胃痛、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可以在夏季进行艾灸。
此外,民间有艾草泡脚的方子,注意泡脚时间以15—30分钟为宜,每2—3天泡一次即可,过多可能会引起头晕不适。低血压者、糖尿病患者不宜泡脚。
穴位施灸不超过一刻钟为宜
艾灸不能包治百病。盲目艾灸,不仅不能起到治疗和预防效果,甚至有可能加重病情。所以,我们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个人体质、病情制定合适的艾灸方法,包括穴位、艾灸时间、频次、艾灸部位的顺序等,还要避免烫伤。
为了避免暗耗气血、伤阴助火,艾灸建议自上而下: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阳经后阴经,从阳引阴而无亢盛之弊;艾炷先小后大,壮数先少后多。如果是艾炷灸,每个穴位艾灸10—15分钟,可根据体质和病情适当调整;如果是艾条灸,距离一般在2—3厘米,以施灸部位有温热感但又不引起灼痛为度。
一般而言,上午人体阳气升发,此时段进行艾灸属于顺势而为,特别适合阳虚、气虚体质的人,如怕冷、手足不温、免疫力低、大便不成形等人群。
艾灸的疗法也有一定限制。就使用人群而言,婴幼儿、昏迷者、有感觉障碍者,以及肿瘤晚期、糖尿病、结核病、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急性期)患者不宜艾灸;就艾灸部位而言,皮肤有溃疡处、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艾灸;就使用时的身体状况而言,过饥、过饱、过劳、酒醉等不宜艾灸。
艾灸后,一些人会出现疲惫、头晕、乏力、耳鸣等症状, 需要进行适当休息,避免受风。因在艾灸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流汗,建议事后适量饮温热水,水温以60℃为宜,可促进排尿,帮助机体新陈代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联系QQ948744751 或请发送邮件至 94874475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