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腰椎疾病百科

腰椎椎管狭窄症状及体征(详细解读)

腰椎管狭窄症是指腰椎椎管、神经根管及椎间孔变形或狭窄并引起马尾及神经根受压而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的病症。

 

【病因病机】

腰椎管狭窄症属中医“腰痛”范畴,发病内因在于先天肾气不足,后天肾气虚衰以及劳役伤肾等;反复外伤、慢性劳损与风寒湿邪侵袭为本病外因。

从西医角度讲,腰椎管狭窄症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

原发性椎管狭窄为先天性所致,临床少见。

继发性为腰椎退行性变所致。中年以后腰椎发生退行性改变,如腰椎骨质增生,黄韧带及椎板肥厚、小关节突增生或肥大,椎体间失稳等,均可使腰椎椎管容积变小,引起脊神经根或马尾神经受挤压而发病。

在先天椎管狭窄的基础上发生退变,使椎管容积进一步狭小而导致本病,这种混合型的腰椎椎管狭窄症临床多见。

此外,其他因素如椎间盘突出、腰椎滑脱、腰椎骨折脱位复位不良、腰椎融合术后或椎板切除术后也可引起腰椎管狭窄。

 

【诊查要点】

  1. 本病多发于 40 岁以上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体力劳动者多见。
  2. 主要症状为缓发性、持续性腰痛和腿痛。腰痛在腰部、骶部,腿痛多为双侧,可左、右交替出现,或一侧轻一侧重。疼痛性质为酸痛、刺痛或灼痛。
  3. 间歇性跛行是本病特征性症状。即行走时出现腰腿痛或麻木无力,跛行逐渐加重,甚至不能继续行走,下蹲休息后缓解,若继续行走其症状又出现,这就是间歇性跛行。但是,骑自行车无妨碍。
  4. 腰部后伸受限,背伸试验阳性,可引起后背与小腿疼痛,这是本病另一个重要体征。部分患者可出现下肢肌肉萎缩,以胫前肌及翅伸肌最明显,足趾背伸无力。小腿外侧痛觉减退或消失,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直腿抬高试验可出现阳性。
  5. 部分患者可无任何阳性体征,其症状和体征的不一致是本病的特点。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尿频尿急或排尿困难,两下肢不完全瘫痪,马鞍区麻木,肛门括约肌松弛、无力或阳痿。
  6. 影像检查。如 CT、MRI 检查可清楚显示椎管狭窄状况。

本病应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相鉴别。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属于缓慢性进行性动脉、静脉同时受累的全身性疾病,表现为下肢麻木、酸胀、疼痛和间歇性跛行,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后期可产生肢体的远端溃疡或坏死;腰椎椎管狭窄症的患者,其足背、胫后动脉搏动是良好的,不会发生坏死。

 

【治疗】

  1. 理筋手法
  2. 采用按揉、滚、点压、提拿等手法,配合斜扳法,以舒筋活络、疏散瘀血、松解粘连,使症状得以缓解或消失。 手法宜轻柔,禁止用强烈的旋转手法,以防病情加重。
  3. 药物治疗
  4. 肾气亏虚者治宜补肾益精,偏于肾阳虚者治宜“温补肾阳”,可用右归丸或补肾壮筋汤加减;偏于肾阴虚者治宜“滋补肾阴”,可用左归丸、大补阴丸。
  5. 外邪侵袭型属寒湿腰痛者治宜祛寒除湿,温经通络。风湿盛者以独活寄生汤为主,寒邪重者以麻桂温经汤为主,湿邪偏重者以加味术附汤为主,属湿热腰痛者治宜清热化湿,用加味二妙汤为主。
  6. 练功活动
  7. 腰腿痛症状减轻后,应积极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可采用飞燕点水、五点支撑练功,以增强腰部肌力;练习行走、蹬空、侧卧外摆等动作,以增强腿部肌力。
  8. 手术治疗
  9. 腰椎管狭窄症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经保守治疗无效者,应手术治疗。

【预防与调护】

1.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 2-3 周,可佩戴腰围以固定腰部,减少后伸活动,勿受风寒、勿劳累;

2. 后期要行腰背肌功能锻炼,以增强腰椎稳定性,改善症状;

3. 手术治疗者术后卧床休息,逐渐进行腰部功能锻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联系QQ948744751 或请发送邮件至 94874475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gtzz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