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腰椎疾病百科

艾炙哪个部位最提阳气(二十四句艾灸口诀)

刘老师,我一直是艾灸的忠实粉丝,也是你们家的老顾客,艾灸治好了肠胃问题,但是现在感觉体内寒湿比较大,有点畏寒怕冷,用艾灸调理了一个月左右,灸了一段时间肚脐,有效果,但是感觉效果不是很明显,能指导下体寒、湿气重的穴位吗?不胜感激。


女性体寒是非常常见的问题,体内寒湿重,冬季穿得很厚还是觉得比较冷!同时晚上睡觉躺床上也是手脚特别冰冷!女性体寒会引起很多其他问题,例如痛经、宫寒、妇科问题、肠胃问题等!有些女性体寒时间长了还会影响生育能力!

 

我们人之所以畏寒怕冷,体内寒湿比较重,还是体内阳气不足引起的!阳气不足,导致寒凝血脉,那么身体就像形成了一个死循环!就像一个体内阳气足的人,气血运行非常旺盛,那么基本上不会怕冷!而如果体寒,体内血液运行速度慢,就像高速上开车一样,人家开车100迈的速度正常,你只能开60迈速度,还可能被罚款,这就是阳气足和阳气不足的区别

而你只艾灸肚脐,也就是神阙,确实会有一些效果!毕竟神阙是我们人体与生俱来的先天标记,但是你要艾灸神阙时间长了肯定是口干舌燥,特别容易上火,形成口腔溃疡,各种上火症状并且可能会便秘等!为什么会这样子呢?

这是因为阳气在我们身体内也是循环运行的,就像古代练武的武侠一样,打通任督二脉,体内真气沿着全身经络和穴位去运行,那么才能成就一代大侠!而艾灸不能仅仅的补阳气,你还要让阳气“动”起来!这样在阳气的加持下,血液慢慢恢复正常运行,排泄体内多余的水液,那么寒湿就没有了 !

寒湿从哪里来:

湿气一般有外湿和内湿两个途径!内湿就是我们体内气机运行过慢,形成了壅滞;外湿就是居住环境,特别是南方山区地带常年湿气很重,湿邪入侵导致体内湿气重!

中医中常说:久坐伤肉,对于现代的我们来讲,缺乏运动是体内湿气重的重要原因!“久坐伤肉”,这里的肉就是我们的脾,脾主肌肉,缺乏运动,肌肉无力,那么就会伤脾!而脾又负责运化水谷精微,如果脾有问题,那么水谷精微无法有效的运输,从而导致体内水液滞留,那么就变成了湿!湿与寒通常是伴随状态!湿气重的地方一定比较寒!

艾灸去寒湿

中医讲:虚则补,寒者热之。体内湿气大内因----气机运行过慢过缓,就像刘老师讲的高速上开车一样的道理,那么祛寒湿在于疏通气机

脾从五行中来讲属于土,土能克水!如果说体内湿气重的时候,那么健脾是关键!并且脾乃气血生化之源!艾灸健脾能够让体内能量动起来!但是仅仅让脾动起来还不行,因为肝主疏泄,关系着全身的气机调达,“脾喜缓肝苦急”,脾是一个慢性子,肝可以监督脾,带动脾的运化!那么疏肝可以加快气机疏通!那么健脾疏肝,加上补阳气,体内寒湿就很容易祛除了!

体寒、湿气重艾灸穴位:合谷穴、太冲穴、中脘穴、肝俞穴、丰隆穴、承山穴、大椎穴

合谷穴+太冲穴被称之为开四关,艾灸这四个穴位可以调动全身的气机,让体内气机运行正常,并且合谷穴在手的末端,太冲穴在下肢的末端,如果说体内阳气被堵,不能畅达全身,那么手和脚就会感觉比较冷!这个时候艾灸合谷穴、太冲穴这四个人体的关隘,四关一开体内气血流动顺畅,那么体内淤堵包裹寒凝血脉的情况都会消失的无影无踪,阳气能够慢慢的达到手脚,我们就不会觉得冷了!

合谷穴:

 

太冲穴:

 

中脘穴:中脘穴是胃的募穴,中脘穴的深处就是胃的位置,中脘的气血和胃经气血是同性,能够直接调动胃腑的气血;同时中脘为八会穴之腑会穴,什么是募穴?就是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举个例子来讲就像百川汇海!汇聚到一点!同时又因六腑之气皆禀于胃,所以这双重身份就让中脘成为了胃部的第一大穴!

《循经》:“一切脾胃之疾,无所不疗”,也就脾胃的一切问题都可以艾灸中脘穴调理!艾灸中脘穴健脾和胃、补中益气、降逆利水!去水湿的作用。

 

同时如果大家研究过中脘穴的话,可能会发现中脘就是一个经络之气的一个枢纽,可以理解胃交通枢纽!中脘是任脉上穴位,小肠经、胃经、三焦经、任脉的交会穴,属于四条经脉脉气相通的地方!所以艾灸这个穴位有小肠经分清泌浊的功能;也有三焦为气机,水液通道;胃经的多气多血,加上任脉总调一身阴经之血!可见中脘穴有多么厉害了。

丰隆穴:上面我们说了中脘穴可以调理脾胃疾病,并且可以利湿!而《医学纲目》:“一切痰饮,丰隆、中脘。”中脘穴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的作用!而丰隆穴就是健脾化痰、和胃降逆!如果说平时因为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湿气中而聚集成痰,形成的肥胖,艾灸这两个穴位效果特别好!同时丰隆穴也是人体祛湿的大穴位,痰湿内盛,艾灸此穴可以运化水湿!

 

肝俞穴:脾喜缓肝苦急,脾是慢性子需要用肝来带动,就像用好学生帮助差学生学习一个道理,脾需要肝的带动!同时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进而促进气血津液的运行输布!

 

承山穴:很多人可能觉得承山穴就是治疗痔疮、便秘以及腿痛的穴位,其实承山穴也是祛湿很好的穴位,承山穴属足太阳膀胱经,膀胱经经水上行与脾土和水液混合,艾灸这个穴位利水消肿,健脾祛湿!

 

另外大家可以从字面意思上理解,承山,这个位置就像承接了一座大山,而我们的身体就像一座大山一样,是人体承受力量的重要的部位!可见这个穴位的重要性。

大椎穴:大椎属于督脉上的穴位,督脉主一身之阳!寒湿大配上大椎即可!文章写到现在已经两千多字了,所以不再多讲!

因为穴位略多,如果时间不充足可以分开穴位艾灸:

第一天艾灸:合谷、太冲配肝俞穴

第二天:中脘、丰隆穴配承山穴、大椎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联系QQ948744751 或请发送邮件至 94874475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gtzz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