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是一根主要支配头面部皮肤粘膜感觉和咀嚼肌运动的神经,也是最粗大的一根颅神经。
三叉神经痛是以一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痛为主要表现,国内统计的发病率52.2/10万,女略多于男,发病率可随年龄而增长。三叉神经痛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右侧多于左侧。该病的特点是:在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发病骤发,骤停、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顽固性、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说话、洗脸、刷牙或微风拂面,甚至走路时都会导致阵发性时的剧烈疼痛。疼痛历时数秒或数分钟,疼痛呈周期性发作,发作间歇期同正常人一样没有疼痛感。
三叉神经痛可分为原发性(症状性)三叉神经痛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两大类,其中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较常见。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指找不到确切病因的三叉神经痛。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是指由于肿瘤压迫、炎症、血管畸形引起的三叉神经痛。此型有别于原发性的特点,疼痛常呈持续性,并可查出三叉神经邻近结构的病变体征。
原发性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多数认为其病变在三叉神经的周围,即在三叉神经半月节感觉根内。根据显微外科和电镜观察,可能与小血管畸形、岩骨部位的骨质畸形等因素有关,而引起疼痛发作。
一般认为,三叉神经痛的诊断应具备下述特征:
1.性别与年龄:年龄多在40岁以上,以中、老年人为多。女性多于男性,约为3∶2;
2.疼痛部位:右侧多于左侧,疼痛由面部、口腔或下颌的某一点开始扩散到三叉神经某一支或多支,以第二支、第三支发病最为常见,第一支者少见。其疼痛范围绝对不超越面部中线,亦不超过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偶尔有双侧三叉神经痛者,占3%;
3.疼痛性质:如倒割、针刺、撕裂、烧灼或电击样剧烈难忍的疼痛,甚至痛不欲生;
4.疼痛的规律:三叉神经痛的发作常无预兆,而疼痛发作一般有规律。每次疼痛发作时间由仅持续数秒到1~2分钟骤然停止。初期起病时发作次数较少,间歇期亦长,数分钟、数小时不等,随病情发展,发作逐渐频繁,间歇期逐渐缩短,疼痛亦逐渐加重而剧烈。夜晚疼痛发作减少。间歇期无任何不适;5、诱发因素:说话、吃饭、洗脸、剃须、刷牙以及风吹等均可诱发疼痛发作,以致病人精神萎靡不振,行动谨小慎微,甚至不敢洗脸、刷牙、进食,说话也小心,惟恐引起发作;
6.扳机点:扳机点亦称“触发点”,常位于上唇、鼻翼、齿龈、口角、舌、眉等处。轻触或刺激扳机点可激发疼痛发作;
7.表情和颜面部变化:发作时常突然停止说话、进食等活动,疼痛侧面部可呈现痉挛,即“痛性痉挛”,皱眉咬牙、张口掩目,或用手掌用力揉搓颜面以致局部皮肤粗糙、增厚、眉毛脱落、结膜充血、流泪及流涎。表情呈精神紧张、焦虑状态;
8.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体征,少数有面部感觉减退。此类病人应进一步询问病史,尤其询问既往是否有高血压病史,进行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必要时包括腰穿、颅底和内听道摄片、颅脑CT、MRI等检查,以助与继发性三叉神经痛鉴别。
继发性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又称症状性三叉神经痛。是由于颅内、外各种器质性疾病引起的三叉神经痛。出现类似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在颜面部疼痛发作的表现,但其疼痛程度较轻,疼痛发作的持续时间较长,或者呈持续性痛,阵发性加重。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多见于40岁以下中、青年人,通常没有扳机点,诱发因素不明显,少数可发现三叉神经损害区域和原发性疾病表现的特点。脑脊液、X线颅底摄片、CT或MRI检查、鼻咽部活组织检查等有助诊断。有时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发作情况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极为相似,若不注意继发病变早期的细微表现,很容易被误诊。引起颜面部疼痛的疾病很多,无论颅外疾病还是颅内疾病,血管疾病还是神经疾病都可使脸面部疼痛。随着病情的加重,间歇期愈来愈短,发作愈加频繁,经过一次强烈的疼痛刺激,使病人精神异常紧张,造成极大的痛苦。
治疗
目前,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法比较多,一般从最基本的药物治疗开始,但只能起到短时镇痛的作用,进一步的治疗是三叉神经毁损类微创手术,例如射频、伽玛刀等,这类手术优点在于手术创伤小,适用于老年体弱及有手术禁忌的患者。那对于微创手术无效的患者,还可以行微血管减压术。接下来,我们对各种治疗方法做简单介绍。
1)药物保守治疗:比较常用的包括卡马西平、奥卡西平。老年人可以服用加巴喷丁或普瑞巴林等。药物保守治疗主要适用于:发病时间比较短,惧怕手术风险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的患者;另外还有基础疾病不稳定,高龄难以耐受手术的患者。
2)经皮穿刺射频毁损术射频热凝毁损,主要是阻滞、损伤三叉神经感觉根,阻断神经的痛觉传导。这种治疗方法原来存在由于定位不精确而导致易复发的问题,但是现在可以在影像(如CT、X线等)引导及神经电生理监测的双重定位下,可以精确定位到三叉神经的具体分支,选择性毁损,而且根据患者的要求选择不同的温度和时间,不仅提高了治愈率,也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副反应的发生。由于创伤非常小,手术风险降低,安全性提高,好多接受不了微血管减压手术的患者都可以进行该项操作。该种治疗方法适用面非常广,各种年龄段的患者都可以,尤其适合于不能接受开颅手术的高龄患者。
3)微血管减压手术: 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发现,大部分原发三叉神经痛都是因三叉神经颅内段受到临近血管的影响而导致疼痛发生,针对病因,西方开始进行了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术后效果良好,由于不对三叉神经进行毁损,所以术后患者面部感觉依旧正常存在,该手术是在手术显微镜下将位于走行异常、刺激或压迫到三叉神经的血管与神经分开,使疼痛症状得到缓解。有人会在减压同时联合三叉神经感觉根切断,患者毁损区的麻木等副作用十分顽固,无法愈合。该手术主要适合药物和射频无效的患者。
4)伽马刀治疗:伽马刀主要是通过立体定位,对三叉神经节进行射线定向聚焦治疗,缓解疼痛。目前伽马刀治疗的适应症多为别的方法治疗效果不理想时的方法。
5)神经阻滞类手术:三叉神经外周支注射神经毁损性药物。这种治疗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复发率高,由于液体药物的不可控性可以导致三叉的面部麻木、角膜溃疡和咀嚼困难等三叉神经功能缺失。此类手术相对风险较小,主要适用于射频热凝或其他手术后的补充治疗。
不过,需要广大三叉神经痛患者注意的是,虽然微血管减压术在当今被认为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首选方式,但由于需要手术治疗,所以对于年老体弱及有明显手术禁忌证的患者来说,药物治疗以及神经毁损类手术(射频、伽玛刀等)应该是更适合的治疗方式,对于一些仅愿服用口服镇痛药物的患者,还需要定期进行肝功能的检查。总的来说,不是说某种治疗方案是最好的,而是要根据患者自身的疾病情况身体情况选择一种合适的治疗方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联系QQ948744751 或请发送邮件至 94874475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